中小投资人的财务观察有其局限性,真正的财务观察应该是基于更多的信息,而并非单纯财报,但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
有些经验并非是科班教材里所有的内容,比如我曾看到有人看一家企业研发费用,他结合报送给税务部门的科研费用数据和其申报创新企业时候使用的科研费用数据,从而来看研发费用金额是否真实。
最难把握的造假,这一类公司就不能投
早前一代价值投资者赵丹阳曾去港口数过集装箱,如今的投资人也会积极的去参与股东大会,进行实地调研或者打听。这都是投资人追求信息对称的努力,但如康美药业,投资人依然很难防备这种系统性的造假,这种造假太过于综合性,伪造了现金流,也伪造了利润。
所以,你只能通过一些外部观察去怀疑,比如大股东全部质押股票,或者公司货币资金不足以支付短期借款,这种风险往往预示着企业其实并没有钱。没有钱的公司不适合价值投资。
今天我们再来说虚增资产的剩余部分内容。
存货(包含生物资产)
存货最为复杂。专业审计师面对也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存货真实性的问题,也就是数量对不对,另一个是存货的计价问题,大鲍鱼和一口鲍差价几十上百倍,翡翠也难以计量。
所以,对于投资人来说,为了预防扇贝鲍鱼海参又游跑了,就不要投资农业股,包括中药种植,比如獐子岛、康美药业和紫鑫药业,他们的产品的共同特点是:生物质资产,你永远无法核实和计算他的存货价值。
从业务流程入手
对于小投资人难度更大,一般我们建议从了解业务流程入手了解存货。进什么材料到卖什么产成品。你要了解一个企业是干什么的,小投资人可以看存货金额和主营成本的比值,也就是存货周转率,两条路径:一条同行业比较,另一条和企业的历史数据比较,看有没有大波动,有波动,就结合行业状况来解释一下为什么。
另一个方面对于投资人要牢记一个企业上下游产品价格的波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兴衰。比如我们最近老是说下半年猪肉可能涨价,那么猪肉存货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下半年盈利的可能性。但是你也要考虑种猪价格上涨和大豆价格上涨可能让养殖成本上升。所以这个思路驱使你向上游思考问题,最终落点在大豆种植和大豆种子上面。(所以我们认为“人造肉”概念说白了是大豆概念)
通过产能分析
对于存货,更加严谨的要通过产能的细致分析,要解构存货构成,要解构生产成本构成,分解到每一种存货,检查领用单据,了解存货管理流程。但是总体上太难了。
有些可见的存货,投资人可以采取观察点算或者毛估的方式,比如港口的集装箱,有些则不能,比如扇贝。有些企业如工程类企业,你可以实地观察项目(前段时间一个主营特色小镇的财富管理企业倒闭,其实投资人只要打开他的网站,就会发现其没有一个具体指向明确、地点明确的项目,他总是强调笼统的项目在哪个省。)
长期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商誉。长期资产要么是买入形成,要么自己投入建设形成。
买入形成的长期资产
买入形成的长期资产,比如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和设备,关键在于价格,收购企业出价是不是公道。比如10亿买个古董,而也许实际上是个赝品,实际控制人仅仅通过一个赝品让自己挪用上市公司的钱(投资性艺术品科目,不常见)。比如2000万出售一个子公司,未来50个亿买回来(自买自卖掏空上市公司)。大致上每一笔并购都会有一些评估公告,投资人要自己做出判断。
商誉问题
这里面要着重提到商誉,前几年我们一直在呼吁小心商誉暴雷,到今年年初,商誉问题集中爆发。这和部分企业模式相关,我所知大约两类企业,一类是媒体行业,一类是游戏行业。
大家都知道这些是靠流量的企业,一个明星流量也许几年就消耗完了,但是在他当红那几年流量非常巨大,一款游戏可能热门5年,但是前几年的利润非常巨大。这种企业利润巨大,但是期间很短,这类上市公司往往维持不了持续的盈利,当自己热门的游戏和影视团队开始下坡路,就需要并购新鲜的企业,这样并表后,业绩就会很好看。他们必须不停的并购,越并购规模越大。
所以他们形成了很大的商誉,而这些商誉最终的结果是造成了虚高的资产和难以持续的业绩。所以他们急需通过一次减值来让商誉降下来。然后低估一年之后,继续并购,继续吹泡泡(由于财务制度部分依赖主观职业判断,其实办法不多)。
投入项目后形成的长期资产
另一类长期资产是投入项目后形成的。比如无形资产,比如房子和需要自己长周期安装的设备。这类固定资产要防止费用转移。
我们知道企业有些花销是费用,比如销售费用,比如研发费用,比如财务费用。这些费用就一次性计算,赚了100块,费用20块,那么剩下80块。如果这个费用放在资产上呢?那么赚100块,20块投入到设备制造,那么这个固定资产20块,你还是赚100块。这个就叫本该费用化的支出资本化。这在造假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在一些所谓的高科技企业。
在这里,点一下恒瑞医药为什么被我们看好,我们曾说过,2017年和2018年恒瑞医药花费的研发费用分别是17亿和26亿,全部当做费用,这类企业我们比较喜欢,恒瑞至今,如此大量研发,其无形资产只有2.7亿,其资产有231.8亿,只占资产的1%左右。专利当然是越多越好,但是无形资产金额越少越好,按照格雷厄姆的说法,最好将所有无形资产的价格都定位1美元。我们也秉持这样的态度,我们首先要了解这家公司在这方面做了努力,但是我们不希望其夸大资产金额。
总体上,资产项目上,最难把握的是存货,最容易出问题的是应收账款,最不该造假,迟早东窗事发,最胆大妄为的是货币资金造假。至于固定资产方面的造假,由于定价偏于主观性,你最好根据经验去判断其购入的子公司和设备是不是值这个钱。也要了解部分企业的模式,比如通过并表来增厚利润,然后通过不并表来将费用外移,甚至于制造虚假交易。
由于新的收入准则开始实施,一些项目诸如合同资产和持有待售资产的计算会多起来,个人建议投资人可以将这些科目并入存货。因为收入和成本匹配原则,他们本质上和存货区别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