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正荣博士,1983 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学士学位; 1986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8年留学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师从国际太阳能电池权威、2002年诺贝尔环境奖得主马丁●格林教授;1991年以优秀的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技术获博士学位。后任该中心研究员和澳大利亚太平洋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个人持有十多项太阳能电池技术发明专利。
1988年,施正荣公派留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素有“世界太阳能之父”称号的马丁●格林教授,之后施正荣筹建太平洋太阳能研究中心,并担任执行技术董事,期间拥有了十余项技术专利。但这只是一家单纯的研发公司, 施正荣一直希 望能够在中国将其科研成果产业化。
一个偶然的机遇,无锡市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部经理张维国发现了施正荣的项目。他认为,太阳能发电是个不错的想法,于是找到了施正荣。两人经过一番计议,决定共同成立一家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
2001年1月,澳大利亚籍的施正荣博士回国创业,得到了无锡市政府的支持。在当地政府的动员下,江苏小天鹅集团、无锡国联信托投资公司、无锡高新技术投资公司、无锡水星集团、无锡市创业投资公司、无锡山禾集团等企业共出资600万美元,与施正荣共同组建了中澳合资的“无锡尚德”,并占75%的股权。施正荣则以40万美元现金和160万美元的技术人股,占25%的股权,施正荣名下股份通过他个人全资拥有的澳大利亚公司PSS ( Power Solar System Pty. Lid. )间接持有。到2004年10月,PSS 又从其他股东手中购买了6.389%的股份,施正荣控制的股份上升到31.389% 。
虽然如此,在成立的最初几年,资金依然是困扰尚德发展最大的问题。从2002年3月到2004年年底,施正荣甚至只拿1/4的工资。在各种创业的艰难中,尚德10兆瓦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终于在2002年9月正式下线,更让施正荣高兴的是,恩师马丁●格林专程飞赴无锡进行祝贺。
在艰难中生存下来之后,尚德抓住了一个很好的市场机遇。
“我们在一个合适的时机进入了一个好行业。”这是施正荣经常说的一句话。无锡尚德确实非常幸运,其成立之初,太阳能行业正进入一个新的市场阶段,这一点甚至连施正荣也始料未及。
早在1979年,日本就颁布实施了《节约能源法》,对于利用新能源实现节能达标的企业给予减免税的优惠奖励。之后,美国和法国先后颁布了类似的法令,但是光伏市场真正启动是在德国。
2004年,德国开始大力推广的《新能源法》规定,以每千瓦时0.5欧元收购市民太阳能发出的电,而市民用电的电价仅为每千瓦时0.12欧元,在非常明显的利润驱使下,德国人纷纷在自家的屋面上、墙面上安装太阳能发电和上网设备。在此推动下,2004 年德国光伏发电市场增长了235%,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
德国市场崛起期间,尚德的第二条15刀兆瓦的生产线投产,在2004年8月,第三条25万兆瓦的生产线也正式投产。
在此期间,施正荣请来了德国人Graham Artes担任首席运营官,负责营销,这给无锡尚德公司带来了不少订单,因为尚德的产品比国外产品便宜5%,而且质量不错,因此大受德国人的欢迎。2004年,尚德在德国的销售收人占到总销售收入的70%,整体销售额则更是以300%的超常速度增长。
2004年,尚德72%的销售收人来自德国,17%的收人来自欧洲其他国家,只有8%的收人来自中国国内。2005年1月至9月,来自德国的销售收入已经下降至54%,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销售收入上升至25%,来白国内的销售收人上升至17%。这表明尚德对德国单一市场的依赖已经有所降低,而国内销曹收人的增长,也让投资者看到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在2005年,尚德的太阳能电池产能已经达到120兆瓦,仅次于夏普、京瓷、BP和德国“Q -ell"等世界光伏巨头,位居全球第五。
伴随产能的扩张,无锡尚德的业绩也突飞猛进。2002年尚德还处于亏损运营; 2003 年就实现收人1400万美元,利润90万美元;到2005年1月至9月,尚德的收人达到1.37亿美元,净利润也达到3 197万美元。
除了业绩,无锡尚德引起国际投资者强烈关注的还有另一个指标一太阳能转换率。在光伏产业,这个由技术能力决定的指标,将直接关系到公司毛利率的高低,决定市场竞争能力的高下,无锡尚德在这一指标上的表现令投资者瞩目。
施正荣不但与新南威尔士大学建立合作关系,还请来他在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大师兄、具有25年光伏领域研究经验的Stuart W enham担任首席技术官,在53位技术人员当中,专家级的人员就多达26位,即使是资金最紧张的阶段,施正荣也不吝惜在技术方面的投入。在2004年到2005年期间,尚德在技术研发方面每年投人高达2000万美元资金。
这种情况下,无锡尚德产品的太阳能转换率不断提升。从2002年的14. 5%转换率,逐年提高,到2005年的18.3%,这个水平甚至已经逼近一些国际顶级品牌的水平。
在光伏产业中,转换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常常也意味着成本下降10%。伴随转换率的提升以及产业规模化优势的显现,无锡尚德的盈利水平不断提高,2002 年的毛利率仅为0. 2%,2005年已提升到32. 8%,市场竞争能力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