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我待,形势逼人
但是加入WTO后的国际压力,以及股指期货没有“专利权”和“主权”的现实和境外机构的“你不干,我干”的态度,将迫使我国放开步伐,及早推出自己的衍生金融产品。
股指期货交易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不涉及具体的股票交割,因而在设立方式上具有开放、自由、跨地域的特点,不存在“专利权”和“主权”的问题,这就为一些急于抢夺市场资源的国家和地区创造了捷足先登的机会。近年来,以国外指数为标的物开设股指期货已成为各金融中心竞争的焦点所在,使得各国日益重视指数资源的争夺和控制,而指数开发向四大指数编制机构的集中,对新兴证券市场未来发展股指期货交易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新加坡交易所的衍生品交易公司是利用国外股价指数开展期货交易最成功的交易所。它不仅仅拥有日经225期货合约,而且在摩根斯坦利国际指数(MSCI) 的基础上开发了新加坡、台湾、香港股指期货合约,特别是香港股指期货合约的推出强化了新加坡与香港争夺远东金融中心的竞争。此外,新加坡交易所还推出了泰国、印度等国的股指期货合约。
我们不妨看看一些有关事例:
一1986年,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推出了日(Nikkei- 225)股指期货交易,开创了以别国股价指数为期货交易标的物的先例。
一1990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也推出日经指数期货相抗衡,于1992年推出欧洲顶尖指数( Eurotop)期货和英国金融时报100 (FT- SE100)指数期货。
一1997年1月9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不顾台湾当局的极力反对,同时推出了道琼斯台湾股指期货和摩根斯坦利台湾股指期货。
台湾当局对股票指数期货的态度一直极为保守, 认为股票指数期货会给证券市场及金融体系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因而迟迟不允许在台湾设立股票指数期货。然而,你不干,人家会干,新加坡设立的台湾股票指数期货在台湾以外的地方设立,完全脱离了台湾当局的监管,令台湾当局哭笑不得,无奈之下只好匆忙批准在台湾设立台湾股票指数期货,并于1998年7月21日开始运作。但由于是迫于外部压力匆忙推出,当局防范心理较强,规则限制较为苛刻,结果是,台湾设立的台湾股票指数期货的市场表现,远逊色于在新加坡设立的台湾股票指数期货。
一1998年5 月26日,香港期货交易所正式推出台湾指数期货与期权,这是在香港证券市场推出的第一个地区性指数衍生产品。
另一个颇具影响的事例,发生在1998年9月。当时香港正处于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中,为了打击利用证券期货及汇市冲击香港经济的国际炒家,香港政府收紧了证券期货方面的一些规定,使交易的自由度有所减少。例如提高期指按金及强制大户披露持仓量等。这么做的结果是,新加坡趁虚而入,推出了摩根香港指数期货。
这一举动在香港引起激烈的反应。香港期货交易所在20天的时间内,接连宣布免收交易征税、延长交易时间、降低合约按金等多重措施,摆出了全面迎战的强大阵势。其实,新加坡推出港指期货,已经是梅开二度,卷土重来。早在1993年,新加坡就按照摩根斯坦利香港指数,推出过香港指数期货合约,但由于该产品交投未见活跃,遂于1997年除牌。这次新加坡推出的香港指数期货合约,无论在合约设计、按金及交易时间上,都是针对香港本地的期货而设计,抢生意之心不言自明。香港期交所在11月5日宣布第一项应对措施,即免收12月每张10元的交易征税,以及从11月20日起延长交易时间,将开市及收市的时间分别延长15分钟,即9点45分开市和4点15分收市,与新加坡的交易时间保持-致。11 月24日,期交所再次宣布大幅降低期指按金,恒生指数期货按金于1月30日起由8万港元减至63000港元。
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为确保重振香港期指成功,也做足先期宣传活动。在10月专程派员到香港,向基金经理和机构投资者举行推介会,又发信并致电予证券行及大投资者,邀请他们到新加坡买卖港指期货。
新加坡和香港都是东南亚地区的港口城市,地域有限,致力发展服务业,两地都以“自由市场的堡垒”自居,彼此都视对方为区域内的竞争对手。在亚洲金融风暴的侵袭下,外资全面撤离亚洲,昔H同享骄人成绩的香港和新加坡又不约而同地陷人经济衰退的境地,如何吸引外资成为两地的同一竞争 目标。而新加坡率先起步重整金融市场,并进一步解除管制,其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在复兴真正来临之时,可以超越区域内的其他竞争对手。
新加坡多年来在政府的策略性部署下,一直为成为亚洲离岸金融中心而大力发展其他地区金融产品。1995 年轰动国际金融界的“巴林银行事件”的主角尼克.里森,便是在新加坡炒作8经指数期货,令巴林银行倒了台。
股价指数的发展方向对股指期货市场有重大的影响。目前仍然有许多股价指数是由各交易所自己编制的,但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是,股指越来越集中到四个主要的指数开发公司手中,它们是:道琼斯公司、FTSE 国际公司、摩根斯坦利国际公司、标准&普尔公司。例如,标准&普尔与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合作开发了S& P/TSE60,并推出相应的S& P/Canada60指数期货,以代替20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开始的TSE35和TSE100。 标准&普尔还与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合作开发了S&P/TOPIX150。 其他指数开发公司也大力在全世界进行类似努力,对许多新兴市场传统指数的生存构成了挑战。伴随着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开发全球股价指数井进行全球股价指数的期货交易产生了兴趣。有人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会产生全球性的股指期货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