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息率(Dividend Yield Ratio),是一年的总派息额与当时市价的比例。以占股票最后销售价格的百分数表示的年度股息,该指标是投资收益率的简化形式。股息率是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比率。在投资实践中,股息率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尺之一。
实用举例
股息率是挑选收益型股票的重要参考标准,如果连续多年年度股息率超过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则这支股票基本可以视为收益型股票,股息率越高越吸引人。 股息率也是挑选其他类型股票的参考标准之一。决定股息率高低的不仅是股利和股利发放率的高低,还要视股价来定。例如两支股票,A股价为10元,B股价为20元,两家公司同样发放每股0.5元股利,则A公司5%的股息率显然要比B公司2.5%诱人。
股票市场上,一个叫"神火股份"的煤炭股,在1999年、2000年行业低谷的时候,仍能保持每股三、四毛的业绩,并每年都把大部分的利润用于现金股利,2003年中期和年底分红合计每股0.56元,扣税后0.448元,以现价13.8元计算,股息率3.2%。最近公布半年每股盈利为0.92元的中集集团,全年利润保守估计至少应该在1.5元/股以上,按照公司很低调的估计,2005年有15%的增长,应该有1.7元,不考虑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全球航运业的复苏,假设从2005年以后公司业务零增长,保持1.7元的每股盈利(由于公司在所处行业的绝对垄断地位、成本优势,公司经营应该不会出现突然失控,大幅下滑),并按照2003年股利政策35%的利润用于现金股息,那么其A股(000039 行情,资料,咨询,更多)8月12日的17.5元股价意味着3.4%的股息率,其B股(200039 行情,资料,咨询,更多)低于12元港币的价格意味着5%的股息率,还不算其他65%未分配利润逐年留存在公司。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当我们纠缠于1300点是底还是1400点是底,或者想着1000点、800点让自己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那些脚踏实地的人们正轻松收获着超越银行存款的收益 [1] 。
我们从QFII的言行中看到了自身的价值·
从全球各经济体的增长前景看,以中国为代表东亚地区是最有吸引力的;中国的能源、交通运输和部分有竞争力的制造业被长期看好;在人民币有长期升值潜力的影响下,中国的投资品市场极具吸引力;从实物操作的角度看,部分A股公司即使以国际视野来审视,也极具投资价值。
百年之后,当我们的后人评价世纪之交的改革开放,必将记入史册的一定有两个年份:1978年和2002年。1978年中,发生了许多重大的事件,除了真理标准的讨论等意识形态上重大的转变,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中国政府将工作重点全面转向经济建设,拉开了此后至少三五十年的经济腾飞历史的序幕。2002年同样是值得记录的一年,这一年里,中国加入了经济联合国--WTO。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入WTO如同是第二次改革开放,中国面临从政策性开放到制度性开放,从局部开放到全面开放,从实体经济开放到服务、金融等行业整体开放的巨大转变。
因此,QFII应运而生、QDII渐行渐近。
2003年是QFII大发展的一年,QFII给我们这个相对封闭的市场带来了国际化的思路,以瑞银为代表的国际投资者向我们阐述了一系列的大道理:从全球各经济体的增长前景看,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是最有吸引力的;中国正成为全球的制造工厂,因此中国的能源、交通运输和部分有竞争力的制造业被长期看好;进入重化工业时代,钢铁、石化、机械等许多行业都将出现大型的国际性企业;在人民币有长期升值潜力的影响下,中国的投资品市场极具吸引力;从实物操作的角度看,部分A股公司即使以国际视野来审视,也极具投资价值。因此,我们看到了众多QFII资金大量介入了以宝钢、上海汽车为代表的制造业,以上港集箱、外运发展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以及以中兴通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并且可转债成为既能享受股市上涨收益,又能回避大部分不确定性因素的品种,得到QFII大量持有。
我们从QFII的言行中看到了自身的价值。
但是随着2004年以来QDII的渐行渐近,国内保险、社保资金纷纷摩拳擦掌要去海外市场淘金,A股市场的问题显露得越来越多。用国际化的思路看A股市场,给它一个合理、客观的评价,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给好公司一个合理公允的价格,给差的公司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是当务之急。
简单地说,香港市场开放度非常高,它基本上可以代表了国际资金对宏观经济、产业、企业的主流观点。由于香港经济从1997年回归以后,楼市遭重创,经济一直处于调整中,而香港股市的主要构成是金融、地产行业,所以,国际资金对香港经济的评价是中性偏负面,导致对香港股市的评价也比较低,是相对边缘化的市场。由此,导致了对中资背景的国企股、红筹股的严重低估,1998年金融风暴更是极大强化、扭曲了这种低估。2002年以后H股市场的价值回归使得H股指数从900多点上升到5000多点。目前4000点处于多空平衡区域。香港市场上H股的估值对A股市场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以国际眼光审视中国市场,成分指数、部分企业的优势已然突出·
部分A、B股公司的估值接近H股,派息也比较有吸引力,但它们的增长潜力相当巨大,消费类品种上,H股的估值更是十分明显地高于A、B股;QFII以及所有欲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资金必须选择并长期持有的品种。
指数给我们一个全局的概览,图:1995-2003年间S &P500、恒生指数市盈率显示,9年平均值分别是28.57倍和16.38倍,其中S &P500在1995年的市盈率最低,是17.41倍,2001年最高,是48倍,恒生指数在2000年最低,是12倍,2003年达到18.82倍。而深证100、上证50成分股指数的情况是,根据2004年一季度业绩和6月30日1399点收市价格计算的动态市盈率分别是18、16倍,基本与香港市场接轨,如今指数跌到1350点,市盈率应该更低,接轨更彻底。
此外,我们看到港口、机场、电力等具备自然垄断的企业。上海机场由于置换了集团公司的资产,今年业绩将大幅增长,白云机场在8月搬迁了新机场,侯机楼等资产比老机场扩大数倍,预计2005年以后业绩将持续稳定增长。以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等为主的大型枢纽型机场、港口,将随着经济腾飞获得持续、垄断的增长。其目前的市盈率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消费类品种上,H股的估值更是十分明显高于A、B股,值得注意的是,A-B公司从收购战中获胜,取得哈啤的控股权,并进一步改制,收购价格是45倍市盈率,显示国际战略并购中对有市场地位、销售渠道、品牌的企业是给予了很高的估值。
虽然乳业、葡萄酒行业在行业整合方面还需要时间,这些企业能否胜出也有不确定性因素,但目前它们的市盈率大大低于成熟市场,应该是投资者给予了相当保险的折扣。
因此,对于贵州茅台、同仁堂、光明乳业以及燕京啤酒、张裕等,我们期待它们的成长,并认为目前的估值至少是合理的。
从动态市盈率的角度看,上述这些品种的市增率都小于1,在各自的细分行业中做到了亚洲甚至是全球最大,而这些品种并没有在香港市场或美国市场上上市,因此是QFII以及所有欲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资金必须选择并长期持有的品种。
怎样看待短期下跌以及人民币长期升值的潜力·
贪婪和恐惧令人们把股价看得低了还要更低,忘记了一些优质的公司正给股东带来滚滚红利。我们不敢说市场下个月的出价是否更低得离谱,但是遵循基本的估价原理和朴素的理财思维,是在市场上生存并发展的唯一法则。
除了上述垄断增长的公用事业、细分行业龙头、高派息个股外,多数A股公司情况不妙。市场走到今天的境况,原因很多,但我们仍需面对,抱怨、等待政府救市都是不现实的。我们注意到,2003年是经济相当繁荣的一年,宏观数据上出现了多年难得一见的产销率98%、95%的好数据,多数行业中的大企业利润增幅可观。但A股市场中仍有592家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低于5%,这意味着,按照50%的资产负债率算的话,总资产收益率才2.5%,这些公司不是在创造财富,而是活生生地在毁灭财富。股东再多的投入都将填不满公司低效率运作的漏损,三板市场已出现几毛钱个股,主板市场出现6家1元个股,大多数股票仍难逃漫漫熊途。
当前市场看空气息弥漫。市场心态和投资思路从结构性牛市转向少数具备国际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基金持股也大体是集中在少数基本面比较清晰的品种上,但是最近这些品种也出现了跳水,我们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思路和心态来对待这个市场?
从巴菲特和格雷厄姆的教诲中我们得知,市场每天都会给一个价格,有时很高,有时很低,喜怒无常。如果从市场角度看,有许多理由会跌到1000点甚至500点;但是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结论则相当不同。
上面说了一个中集集团的例子,上市10年的清白历史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它过去不曾作假,今后作假的概率也不大,即使在行业最低迷的1998、1999年,仍有六七毛的业绩和每股两毛的分红,我们有理由相信它的成本优势和管理优势将在集装箱行业继续保持。半挂车市场的容量是集装箱市场的4倍,行业性质与集装箱市场几乎一样,那么在新领域里保持增长并获得更多市场份额是值得期待的。如果说3%以上的息率还不够有说服力的话,我们可以看看它的同类企业--在香港上市的胜狮货柜(0716),该公司2003年销售收入3.825亿美元,利润1429万美元,而中集是138亿人民币和6.8268亿人民币,是胜狮货柜的4.2倍和5.68倍。胜狮货柜无论从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行业地位等方面都不能与中集相提并论,但在香港市场上的定位是3.825元,12倍市盈率。为什么中集不能有同样的估值,或者因具备行业领导地位而高于胜狮货柜的估值?虽然2005年以后增长速度将低于爆炸性增长的2004年,但依然是有增长的。美国企业长期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长期增长速度不可能高于12%。
另一个例子是福建高速(600033 行情,资料,咨询,更多),2004年全年不出意外应该有0.4元/股,则目前的动态市盈率是15倍,我们翻看了香港H股中的宁沪高速、沪杭甬高速以及皖通高速,市盈率均15-25倍之间,按照去年的派息政策,今年能用40%利润派发股利,则每股可派发0.16元,税后股息率高于存款。既然国际标准给流量充沛的省级高速公路定价在15倍市盈率以上,有什么理由在A股的市场上要给它一个更低的估值呢?
的确,我们会面临这样的诘问:海通证券持有福建高速大量的流通筹码,万一有各种不测风云,则股价难免下跌;或中集(A、B股)都有了不俗的升幅,其中一个持有者需要变现,则短期浮动亏损必然出现。
面对这样一些无法回避的疑问,我们在《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中找到这样的答案:公元前600年的智者伊索对投资就有一个不朽的论断:"手里的一只鸟值灌木丛里的两只鸟"。当你无法判断:1、灌木丛里真的有鸟?2、它们何时出现?3、那里到底有多少只鸟等这些问题,那么合理运用无风险收益,以及企业未来可能带来的现金流、利润、股息这些信息,就应该从常识的角度判断,是否手里的一只鸟值灌木丛里的两只鸟,或者某只股票是否值得拥有。
请让我引用以下一大段原文:"分开投资和投机的那条线永远不那么明亮清晰,当大多数市场参与者享受凯旋时就变得更加模糊了。并没有什么能像大笔轻易得来的钱那样给理性服镇静剂。有那种飘飘然的经历之后,通常明智的人会卷入与舞会中灰姑娘的行为相似的行为中。他们知道在庆祝会上逗留过久--也就是,在那些相对于很可能在未来产生的现金有巨大估价的公司中继续投机--将最终会带来南瓜和老鼠。尽管如此,他们都讨厌错过盛大聚会的每一分钟。因此,眼花缭乱的参与者都计划在午夜之前的几秒钟离开。但是有一个问题:他们正在一个钟没有指针的屋子里跳舞"。
文中评述的是牛市现象,其实也适用于熊市。贪婪和恐惧令我们把股价看得低了还要更低,忘记了这些优质的公司正给股东带来滚滚红利,并从2003年以来从未停止过的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讨论,现在也被所有人置于脑后。我们不敢夸言上面列举的公司今后不会出现业绩下滑或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出现问题(例如伊利股份),更不敢说市场先生下个月的出价是否更低得离谱,但是遵循基本的估价原理和朴素的理财思维,是在市场上生存并发展的唯一法则。
股息率的意义
股息率是挑选收益型股票的重要参考标准,如果连续多年年度股息率超过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则这支股票基本可以视为收益型股票,股息率越高越吸引人。
股息率也是挑选其他类型股票的参考标准之一。决定股息率高低的不仅是股利和股利发放率的高低,还要视股价来定。例如两支股票,A股价为10元,B股价为20元,两家公司同样发放每股0.5元股利,则A公司5%的股息率显然要比B公司2.5%诱人。
股息率与分红率有什么不同?
1、股息率指的是公司在一年内累计的分红总额与公司目前总市值之间的比率,即12个月内公司累计的分红总额/公司目前总市值的百分比,再简单点来说就是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比率。股息率反映了一家企业是否具备投资价值,同时它也是投资者挑选各种类型股票的参考标准,可以这么说:股息率是投资者决定投资方向的“量尺”。
2、分红率指的是一个会计周期内公司的股息总额与公司净利润之间的比率,也就是每股分红/每股净利润的百分比。分红率比起股息率,其反映方向则体现在公司管理层方面,比如分红率主要反映公司管理层的赢利能力、回报能力。
以上分别为股息率与分红率的意思,了解了它们的意思后,我们进一步来说说两者的区别到底在哪,股息率与分红率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计算周期与公式分母(计算方式分母)两个方面。
首先,关于计算周期的区别。股息率的计算周期一般可以为一个会计周期,一个年度,甚至跨会计周期、年度;分红率则不同,它的计算周期一般在一个会计周期内,因为股票市场不稳定,每股净利润随时会存在变化,计算周期如果跨度太大,难免会失真。
然后是关于公式分母的不同,把它们两者放在同一个时间区间做比较,股息率的分母为公司的总市值,分红率的分母为公司净利润(或为EPS每股收益),两者存在着倍量的差别。当然,如果是在不同时间区间,两者的差别或许不存在,但同时也难以比较。
除了上面所提的两点区别外,其实还有一点,那就是在使用方面上,股息率一般会与净利润增长率结合使用,分红率则一般会与市盈率结合使用。最后再说一点,我们日常所说的股息和分红与股息率和分红率是不同的,股息率与分红率都是一种偏学术指标,以“率”,即一种比值来体现,而股息与分红则以“量”来体现。
一,计算股息率:
股息率是股息与股票价格(股票买入价)之间的比率。
二。股息率:
是一年的总派息额与当时市价的比例。以占股票最后销售价格的百分数表示的年度股息,该指标是投资收益率的简化形式。股息率是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比率。在投资实践中,股息率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尺之一。
计算股息率,只与你在股权登记日持有的股票有关,比如你持有某股票2000股,按照10股给股息2.5元,那么如果股价是12元/股,相当于你一股得到0.25元的股息(不考虑税),0.25/12*100%=2.1%,所以股息率就是2.1%了;这个跟转增、送股份没有关系的,配送只是除权对股价有影响的,除权后股价是按照除权前总市值除以除权后总股份计算的。
股息:(Dividend)就是股票的利息,是指股份公司从提取了公积金、公益金的税后利润中按照股息率派发给股东的收益。红利虽然也是公司分配给股东的回报,但它与股息的区别在于,股息的利率是固定的(特别是对优先股而言),而红利数额通常是不确定的,它随着公司每年可分配盈余的多少而上下浮动。因此,有人把普通股的收益称为红利,而股息则专指优先股的收益。红利则是在上市公司分派股息之后按持股比例向股东分配的剩余利润。获取股息和红利,是股民投资于上市公司的基本目的,也是股民的基本经济权利。股息与红利合起来称为股利。
股息率的计算公式:
股息率计算公式,D—股息;Po—股票买入价
为什么选择股息率作为筛选因子?
选择股息作为筛选股票的因子,因为股息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内含价格因子。同样的企业,同样的分红,当价格高估时,股息率自然偏低,而价格低估时,股息率自然偏高。
(2) 自动排雷功能。当一个企业造假时,他可以把利润调高,自然具有高的ROE,显示出高的成长性,而没有爆炒的话,PE也就偏低,看起来很有投资价值。但如果想有一个高股息的话,则必须是拿真金白银出来,通常造假的企业是做不到的。扇贝游走了的獐子岛和靠梦想窒息的乐视,肯定不会分钱给你。
(3) 反映市场热度。当市场整体高估时,市场能够具有高股息的企业已经很少了,如果选不出30只股息大于3%以上的企业,说明整体市场已经高估,只投股息大于3%的企业,剩下的钱来做债券或者理财类的低风险投资,自动做到股债平衡。
所以,股息率是一个非常好的选股指标。
二、股息率选股的详细策略是什么?
股息率选股的步骤如下:
(1)、先取三年平均ROE,ROE>10%进入备选股票池;——保证企业有基本的增长,否则股息绝对是不可持续的。
(2)、计算当年股息率、去年股息率和前年股息率三个指标;——保证企业的分红是持续的,而不是偶发的。
(3)、当年股息率*50%+去年股息率*30%+前年股息率*20%为综合股息率;——同(2),综合三年分红优秀即可,偶尔一年多分或者少分不起决定作用。
(4)、股息率>3%;——判断全市场。
(5)、按照综合股息率排序取前30名构成最终股票池;——30只保证一定的分散性,避免集中持仓的风险。
因为最初以为雪球组合里只能添加20只股票,而且雪球里单只股票的占比必须是整数百分比,因此建了3个模拟仓,每只等权,实际的结果将统计3个模拟舱综合后的收益。
三、股息率选股的历史回测效果如何?
每年的5月10日,待上一年的年报全部披露完成后建仓,第二年的5月10日新的年报出来后调仓,每年调仓一次。
最后的价格取2018年1月26日,也是模拟舱建立时所取的股票价格的日期。
可以看到:
(1) 如果在08年5月10日建仓,参考的沪深300年化收益只有1.22%,但股息率策略却可以达到11.71%;
(2) 如果在09年5月10日建仓,避开08年的高位,沪深300的年化收益也只有5.15%,但股息率策略却可以达到14.30%。
(3) 股息率策略的收益尚未包含高估年份的现金收益。
(4) 股息率在08年建仓时只选出了6只股票,09年15只,10年10只,15年23只,11-14年,16-17年可以选满30只。
四、2018年建立模拟舱选取的股票基本情况:
买入的30只股票等权PE=14.45,等权PB=1.59,平均加权股息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