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知名的童车及儿童用品生产企业,好孩子集团已经成功地占领了消费市场。其产品进入全球4亿家庭,在中国占领着童车市场70%以上的份额。2005年,好孩子集团的年销售收入达到25亿元,净利润率约5%。好孩子的销售额有将近80%来自海外市场,部分产品在海外市场占有率近50%。正是来自全球各地的大量而稳定的现金流,使得这间企业不断受到投资者关注。在过去5年内,好孩子的年增长率达到20%~30%。
好孩子的良好的零售渠道和强大的市场份额成为私人基金眼中的宠儿。“在占有美国学步车和童车1/3的市场后.好孩子在中国同样占有超过70%的市场份额。区别于其他单纯的供应商,好孩子也拥有良好的自建通路。”在中国迅速发展的巨大商业市场背景下,拥有1100多家销售专柜的好孩子拥有让资本青睐的本钱。最重要的是,好孩子所在的消费品行业基本不存在产业周期,因此能够创造稳定的现金流。因为只有消费品行业才具有持续的业绩增长能力,而持续的业绩增长能力是可以给予市场溢价的,这正是PAG投资信心的来源。
如果没有资本的哺育,“好孩子”也许早已天折。好孩子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末,原为江苏昆山陆家镇中学的校办工厂。十几年来,好孩子也曾多次遭遇“成长的烦恼”一对资金的渴求。好孩子的几次融资均选择了海外资本,视野和理念的国际化使得好孩子得到了国际资本的认可。
这里面最要命的一点是创始人与投资人的“对接”。对一个创业企业家来说,是控制企业重要,还是发展企业重要?宋郑还何以放弃大股东权利?作为“经理人”的宋郑还,又如何处理和大股东的关系?谈及这些问题,好孩子集团负责资本事务的副总裁刘同友深有感触。刘同友于1994年进入好孩子工作,亲历了好孩子的多次股权变更。他说,之所以一次次选择国际资本,是因为好孩子认为,国际资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规范更接近商业本身的规律和商业的本质,这是好孩子需要引进和学习的。而在引进国际资本的过程中,之所以愿意放弃大股东权利,则是基于一种开放的.合作的心态,基于以事业为本位的思维方式。
1994年,好孩子集团以其主要资产作为投资,香港上市公司中国置业以450万美元现金投资,双方合资成立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中国置业的450万美元投资获得好孩子33%的股权,这是好孩子集团第一次以股权方式融资。
1996年,第一上海投资好孩子690万美元,获得33.01%的股权。
1998年,第一上海花费1000万美元收购了中国置业在好孩子的33%股权,控股好孩子。
1998年,好孩子集团引进了1100万美元的外资,建立起好孩子护理用品业务。
2000年,日本软银和美国AIG所属的中国零售基金分别注入900万美元,分别获得13.2%的好孩子股权。
2006年初,欧洲PAG(PacifcAlianceGroup)以1.225亿美元总价收购好孩子100%股权,重新分配后管理层持有的29.43%股权增加到32.6%,宋郑还约占10%的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