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图15.3中的框架时,你必须首先分析目标公司的当前市场价值是否等于它在独立状态下的内在价值。我们常常听到高级管理者强调目标公司“被市场低估了”,并以此来证明进行收购的合理性。但是有多少情况下公司的内在价值真正超过市场价值呢?
图15.3如何思考并购中的价值创造
虽然经过较长时期后市场价值会回归内在价值,但我们认为少数短期机会还是可能存在的。市场有时会对负面消息做出过度反应,如某个高管受到刑事调查,或热销产品组合中某个产品失败。在周期性行业中,资产在周期底部时常常会被低估。那些消息灵通.、善于分析并富有远见的管理者会收购这些资产,此时这些资产相对于其实际经济潜力会比较便宜。在“完美远见”模型中将实际市场价值与内在价值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如果公司在周期底部时收购资产,并在周期顶部时售出,公司能使股东回报翻一番还多(与实际回报相比)。就像消息灵通的投资者可以通过把握市场时机获利一样,战略性买家也能够以低于资产内在价值的价格收购这些资产。
但是由于市场价值可能会偏离内在价值,管理者必须要警惕估值过高。想想20世纪90年代末的股市泡沫吧。那些兼并或收购了技术、传媒与电信企业的公司发现,当市场回到早前的水平时,它们的股价也急转直下。我们有必要严肃对待在市场膨胀时的过度支付,因为并购活动通常会在市场绩效强劲期之后增加。如果(或当)价格被人为推高,即使收购目标公司不需要支付高于市场价值的溢价,也必须有大规模协同效应才能证明一项收购的合理性。
根据我们的经验,通过低进高出创造价值的机会不仅很少,而且相对较小。要想真正创造价值,收购方必须能够增加合并后实体的未来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