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合约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以特定价格买卖交易品种的权利,它是以金融衍生品作为行权品种的交易合约。那么,怎样才能确定期权合约应该买入呢?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各种交易中买入期权合约是怎么确定的。
总的来说,直接买入个股期权,特别是买入看涨个股期权是使用较高的交易方法之一,它的特点比较明显,就是具有巨大的潜在收益,而且,它的风险是有限的。但是在那么多期权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期权,才会提高盈利的概率呢?
先从长线交易来讲
如果投资者想要买入长期股权,它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对冲值较低的虚值期权,因为这样的期权在把握机会的时候很难,如果你通过分析某只股票,确定其价格将会上涨,但又不关注石墨时间应该买入,这个时候不论你买入什么样的期权,最终都将会采用持有的交易策略。再者,长期期权的比较昂贵,所以在买入虚值期权时,要尽量让它起到节约成本的作用。
接着从中线交易来看
当投资者对行情的判断不清楚时,就越表示新行情的出现需要更多的时间,这样就会由于时间的原因造成不利的影响,这时,或许我们就可以选择买入对冲值较低的期权。因为投资者对后期股票价格上涨的时间把握不准,做好较长的时间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使用对冲值较小的平值期权,因为这种期权对价格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而且成本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最后对短线交易来说
一般都不使用期权进行交易,因为难度比较大,如果必须要用的话,应该选择实值期权,虽然这种期权的灵活性及流动性都不及期货,但它在限制风险的同时又有最大的盈亏速度,这与短线交易的目的比较贴近。
在各种衍生品中,期权是较为复杂的产品,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同时,期权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广大投资者对期权产品还不够熟悉,对期权认知存在不少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误区一混淆期权与期货
我国《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在期货交易的定义中明确了“期货交易是指以期货合约或者期权合约为交易标的的交易活动”,在监管实践中也将期权纳入期货交易进行监管,因此,不少人士认为期权属于期货的一种。但实际上,二者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类产品,期权不属于期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产品特性不同
首先,期货是一种交易方式,而期权是权利的证券化,属于一种特殊形式的证券。因此,期货合约本身无价值,买卖双方在到期前均不需要向对方支付费用;而期权合约类似保险合同,买方为了获得未来买入或卖出标的资产的权利,需要向卖方支付权利金(即权利证券化的价格),类似保险费。
其次,二者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和盈亏特点不同。
期货的买卖双方权利义务对等,双方均有履约的义务,而期权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是不对等的,买方有权利无义务,卖方有义务无权利。因此,期货盈亏是线性的,买卖双方都可能面临无限的盈利与亏损,而期权卖方的盈利仅限于其获得的权利金,但有可能面临无限的损失,期权买方的最大亏损仅限于购买期权的权利金,而盈利潜力则是无限的。
最后,因产品特性不同,二者的经济功能也有较大差异。
期货主要用于风险对冲,没有风险转移功能。期权不仅可以用于对冲风险,还可以转移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保险功能,在规避亏损的同时保留未来盈利的可能性。
二是期权不属于期货是学术界和业界的基本常识
全球衍生品教科书均把期货、期权列为两种并列的基本衍生产品,二者性质不同,定价逻辑迥异。在实践中,各国际组织,如国际交易所联合会(WFE)、国际清算银行(BIS)等也均把期货、期权分开进行统计。
三是成熟市场均把股票期权纳入证券进行立法
例如,美国《1934 年证券交易法》和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均明确股票期权属于金融产品中的证券产品,在《证券法》中予以规范。
误区二期权像期货一样对现货价格走势有
先导作用
事实上,期货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应该是中性的。而股票期权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中性偏正面的。
首先,股票期权对股票市场并没有直接的反作用,更无先导作用。
从产品特性来看,期权是类似保险的非线性产品(保留收益、转移风险),期权交易的是权利金,权利金是根据标的证券价格、合约行权价格、无风险利率、合约到期时间及隐含波动率等多种因素推导而得,是多种因素的综合预期,主要取决于股价波动的变化,而对股价并没有直接的反作用。
此外,期权合约众多,认购合约和认沽合约同时存在,通常情况下,无论股票价格如何变化,总有一部分合约价格上涨,同时有一部分合约价格下跌,对股价的反作用很小。
其次,从股票期权买卖双方的动机和预期来看,期权不是做空工具,相反期权投资者做多需求强烈。
从认购、认沽、买方及卖方角度分析,大致有八种情况,其中,三种情况对股价有较积极影响,四种情况基本无影响,只有一种情况有较小影响(即作为认沽期权的卖方可能会卖出少量股票对冲风险)。但由于期权对冲和定价的特殊性(权利金与股价变化并非线性关系),绝大部分期权对冲采用合约相互对冲的方式(约占四分之三),且即使对剩余合约通过股票卖出对冲,其卖出的数量相对剩余期权合约而言也很少,从境外经验看,该对冲比例一般在30%左右(平均持仓合约的 Delta 值约 0.3)。
最后,从境内外期权市场实践经验看,股票期权产品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中性偏正面。
特别是,股票期权推出可显著提升标的证券的流动性,降低标的证券的波动性,对提高标的证券估值和平抑标的证券的非理性波动有重要作用。此外,股票期权推出后,由于可以更好地管理风险,原本不愿参与市场的资金可以参与进来,原本想离场的资金可以留下,因此期权有利于吸引长期资金入市,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误区三期权主要用于投机
事实上,这种观点十分片面。期权可以用于投机,但从境内外实践看,期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投资管理工具,主要是用于保险和增强收益,投机交易只占期权交易的较小比例。在美国市场,股票期权应用于投资组合交易占比为 38%(结合现货市场组合操作),用于投机比例不足 27%,而套利、对冲的比例为 24%;香港市场套利、套保、投机交易占比分别为 15%、50%、35%,投机行为占比约在三分之一。从上证 50ETF 期权交易情况看,保险目的的交易量约占整个市场交易量的 20%,套利和增强收益交易占比近 60%,投机性交易仅占四分之一左右,市场投机程度较低。
期权是一种衍生性金融工具,指买方向卖方支付期权费(权利金)后拥有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式期权)或未来某一特定日期(欧式期权)以事先规定好的价格(履约价格)向卖方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特定商品的权利,但不负有必须买进或卖出的义务(期权买方拥有选择是否行权,而期权卖方都必须无条件服从买方的选择权)。
期权是一种更为精细的风险管理工具,能够组合出繁多的策略。期权策略分为三类,包括安全垫策略、保值对冲策略、波动率策略。期权产品可以用来进行对冲风险、套利、投机,这些均要通过策略设计来实现。除了26种最基本的策略外,实际上交易策略往往更加复杂。
那么如何进行策略设计了,结合小编参访私募基金经理体会,以保护性看跌策略为例,来阐述期权作为投资保险、对冲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的作用,使私募收益率曲线更加平滑。
看跌期权策略
由于期权交易方式、方向、标的物等方面的不同,产生了众多的期权品种,那什么是看跌期权策略?
当私募基金持一只股票(万达信息)时,由于连日上涨基金净值连续上涨,由于担心股价下跌,于是买入一些该股票的美式看跌期权,一段将来股票价格真的下跌,则可以从看跌期权获取一定的收益,来弥补股票上的亏损,以保护基金净值平稳。这样的策略被称为保护性看跌期权策略。
以万达信息为例说明该策略的思路:万达信息当前价格为26.77元,现在可以买入的执行价格为26.50元的看跌期权,当期的期权费=0.05,该策略下万达信息股价下跌跌破26.50元,因为这一策略可以保证私募基金持有的万达信息每股财富价值维持在25.91元;如果股价上升,则投资者可以放弃行权,财富价值稳步增加,最大的损失也就是少量的期权费而已。
显而易见,为了获得这一保护,私募基金付出的唯一成本就是期权费用。利用期权作为投资保险,给股票池买入看跌保护,当市场出现非理性现象时,私募基金的收益率曲线更加稳定。
高杠杆性+风险可控
场外期权不仅具有高杠杆特性且风险可控,两大优势吸引了众多机构。数据显示,2017年2月起,场外期权每月新增交易笔数开始快速增加,5月起新增初始名义本金出现持续大幅增长,5月~10月,场外期权每月初始名义本金增速分别达到59%、59%、353%、433%、104%、64.8%。
专业机构选择场外期权的根本原因在于期权非线性的交易特点,即收益与风险不是线性对应,权利方只有权利没有义务,义务方只有义务没有权利。期权相当于给投资买保险,场外期权具有两大优势,首先是高杠杆,能够使得收益成几何倍数增加;第二是风险有限性,最大亏损都是在权利金范围之内。
期权“玩法”花样百出
国内首只期权上市经过一年多的模拟测试后,上证50ETF期权于2015年2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自上证50ETF期权上市以来,日成交量和日持仓量整体呈增长趋势,2017年日持仓量始终保持在100万张以上。
现在私募利用期权实现各种“玩法”。目前场内期权策略主要有四大类交易目的:一是方向性交易,利用期权的基本策略组合、杠杆功能及日内回转机制进行交易;二是保险策略,实现风险部分转移,对股票组合进行下行保护或收益增强,该策略在2015年股指期货受限后运用较多;三是套利策略,包括平价套利、统计套利、垂直价差套利、凸性套利,比如利用期权平价公式在50ETF期权与IH合约之间套利;四是波动率交易,通过波动率模型预测公允波动率,然后进行波动率的方向性交易或者波动率曲面套利。
期权与线性品种的最大区别在于可以用来进行风险的细致调整和转移。利用不同行权价、不同月份的期权买卖,可以组合出种类繁多的策略,熟悉这些策略的投资者可以按照行情预期布局头寸,期待预判正确的情况下获得最佳的风险报酬。
场外期权作为私募基金众多策略的补充,看到合适的机会也会参与。比如判断某只股票基本面良好,中期深度回调风险小,就会买入一个6个月的凤凰式期权,享受年化30%甚至更高的收益,对组合收益是不错的增强和补充。
股指期货对冲失效 私募转道
量化对冲策略构建的目的是降低风险,以期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都获取正收益。比如,市场中性策略就是在建立做多组合的同时放空指数,使得大盘涨跌的风险被完全规避,从而投资组合的整体表现与市场的涨跌无关。
自2017年中期以来,A股白马股涨势如虹,除少数龙头股外,绝大多数个股跑输了大盘。在这种极端的“一九行情”面前,利用股指期货等传统工具进行量化对冲的策略有失效迹象。部分业绩领先的私募更倾向于使用匹配度更高、定制度更强的场外个股期权进行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