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一带建设、高端装备出海、国企资产整合、央企巨头合并,2014年在系列政策的铺垫下,沉寂多年的“中字头”航母级央企类上市公司,开始了特殊的广场舞秀。市场普遍预期,在混改提速的大背景下,两会期间有望明确国资整合导向,央企改革引发的价值重估,势必将成为贯穿2015全年的炒作主旋律。对于央企整合,应该区别对待。南北车合并、中核系重组,直接瞄向了高端装备出海,整合预期明确。类似于中石化、中石油合并的消息,则应保持审慎,两家公司已经对市场形成了绝对垄断,1+1策略不利于市场化竞争展开,对中石油、中石化采取优质资产分拆上市的策略更为合理。
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制造业类央企,金融央企在混改背景下,价值重估的空间同样充足,比如中国平安(601318)一家的净利润就超过了创业板所有公司的总和。在这种背景下,完成股权结构优化后,比肩国际巨头的航母级金融央企隐约显现雏形。毫无疑问,伴随央企整合,A股市场涌现了丰富的投资亮点,但究竟是“金矿”还是开采殆尽的“贫矿”,还需要投资者仔细甄别。
图1分拆
(一)加强监管。虽然证监会拟定了境内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的六个条件(即上市公司公开募集资金未投向发行人业务;上市公司最近三年盈利,业务经营正常;上市公司与发行人不存在同业竞争且出具未来不竞争承诺,不存在严重关联交易;发行人净利润占上市公司净利润不超过50%;发行人净资产占上市公司净资产不超过30%;上市公司及下属企业董、监、高及亲属持有发行人发行前股份不超过10%。)但对于信息披露、关联交易的认定与监管、母公司股东的表决权等方面涉及较少,因此同仁堂目前迫在眉睫的事情是借鉴境内外上市公司分拆上市规则的制定,从母子公司分拆上市模式、信息披露、关联交易的监管、新公司股份的分配等方面,完善相应的规则,并且对信息泄露和内幕交易等问题严格执法,以保证股东和投资者的权益。
(二)符合公司战略。上市公司决定分拆上市时,要根据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从自身的盈利能力、独立能力和未来成长空间等角度去分析,真正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同仁堂的分拆提高了科技实力,增强了国际竞争力,符合公司战略,从这方面来说,是比较成功的减少了风险。
(三)周密规划。创业板分拆上市需要将上市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进行重新规划,并涉及主板和创业板,程序复杂,因此在实施分拆上市时,一般应寻找一个有经验的投资银行,全面评估公司业务,把真正有潜力的高科技子公司分拆上市,并利用分拆上市的机会,引进合适的战略投资者,在融资的同时,获得战略投资者的经验、渠道和资源等,使公司能有一个跳跃式的发展。
(四)理性投资。由于创业板市场市盈率较高,子公司分拆上市后,有利于增加母公司的估值,因此证券市场上出现了以同方股份为首的分拆上市板块,在股市下跌时逆势上扬。但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不够成熟,跟风炒作较多,特别是在目前国内外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通货膨胀较为明显、刺激政策退出预期、我国股市扩容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投资于这类股票时,要细致分析,理性投资,避免盲目操作,造成损失。
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于1979年6月在香港成立,隶属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业务领域以建筑、地产和基建投资为主体,经营地域遍布香港、澳门、中国内地、阿联酋和印度的许多城市,现有员工14,000余人。截至2007年底,中国海外集团累计承接各类工程775项,合约总额1524亿港元;发展房地产、投资基建及实业229项,累计完成营业额2007亿港元;累计实现利润177亿港元;资产总值709亿港元,资产净值233亿港元。1992年8月,本集团之旗舰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海外:0688HK)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公开上市,首开中资企业以香港本地业务资产直接上市之先河,2007年12月,中国海外(0688HK)正式纳入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2005年7月,本集团成功分拆建筑业务,旗下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3311HK)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公开上市。
以第三者之态突然杀入万达融创的世纪大交易,令富力地产这家沉寂了许久的老牌地产商重新登上了头条。7月19日,融创收购万达资产的历史性大戏落下帷幕,最终融创以438.44亿元拿走13个文旅项目,富力以近200亿揽下77家酒店资产,这比之前融创收购时的价格便宜了100多亿。借此收购,富力的酒店规模将超过100家,一举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酒店运营商之一,而这一鲜明的标签,也是富力在房地产转型时期突围的路径。7月20日,富力董秘胡杰在招商证券电话会议上透露,上半年富力完成400亿元收入,公司将全部以自有资金支付。不过,持有酒店类重资产可谓是当前房地产商的小众选择,尤其是在2014年以来酒店业运营全行业面临困难的情况下,富力未来要想实现酒店盈利和稳定的现金流,进行资本化分拆是必经之路。
富力的新标签在7月19日的万达融创富力签约仪式上,上演了戏剧性的一幕,活动背景板上的富力地产字样撤掉又加上,会议延长一小时,如今看来,可能是富力两位董事长张力、李思廉当场“砍价”成功。最终的收购方案,是原定价335.95亿元、由融创接手的酒店项目,改由富力地产以199.06亿元收购,且76家酒店增加至77家。富力地产董秘胡杰透露了交易谈判的过程,称富力从获得消息到签字拍板只用了三四天时间,强调“只接受6折价格”,“直到签约前最后一刻才定下”。在富力看来,这无疑是一笔特别划算的买卖。收购价仅为酒店账面净值6折,低于酒店成本。据富力公告,77家城市酒店均位于所在城市的核心地段,约为328.6万平方米,共23202间客房,包括四个高端大连万达自营酒店品牌和多个国际知名豪华酒店管理品牌(威斯汀、希尔顿等),77家酒店资产净值预期为不少于331.76亿元。
胡杰表示,除了价格便宜,减少酒店成本投入并可以直接运营产生收益,也是富力此次收购看重的因素。根据富力的测算,77家酒店开发需要占用15-20年时间,因此这笔交易每年成本就省了数十亿元,还省了酒店初期推广成本。另一方面,收购酒店也有助于富力自己的业务版图扩张。富力联合创始人、董事长之一的李思廉的存在,让富力这家公司始终带有港资地产商的基因,而港资地产商更为注重持有物业和经营现金流。在富力的持有物业业务中,购物中心、写字楼并非强项,相对而言公司在高端酒店经营上经验更为丰富。富力从2004年开始投资建设高端酒店,均由凯悦集团、洲际集团、希尔顿集团、雅高酒店集团等国际知名酒店管理公司运营,具有较强竞争力。数据显示,富力地产已开业和建设的高级酒店共有24家,主要位于广州、惠州、成都、重庆、北京和海南等地,均为4-5星级豪华酒店。2016年,公司酒店业务实现稳健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33%至13.62亿元。
富力地产在2016年年报中曾表示,希望以适当步伐扩大包括酒店在内的高端和具备高资本价值的投资组合。富力认为,持有投资物业组合,提供可靠现金流,可抗衡经济周期起落。因此,以较低的价格将万达77家酒店纳入旗下,对于富力地产来说恰逢其时。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表示,近年来富力持续规模扩张,收购酒店项目,能够扩大其资产管理的规模,有助于其后续经营业绩的提升。而在接手万达77家万达酒店后,富力将持有超过100家酒店,成为全球最大的五星级酒店业主之一,未来可与希尔顿、万豪等酒店集团竞争;这也是这家老牌地产商在规模徘徊不前、多元化转型不力之下的自我突破:借道收购,变身专业酒店运营商。资本化之路一向低调沉稳的富力此次一出手就是200亿,也让外界对富力的资金来源产生疑问。收购前,富力自身的负债率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底,富力集团合并资产总额2325.04亿元,负债合计1853.6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9.32%。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期末余额为245.22亿元。
对此胡杰表示,区别于融创之前的“承债式收购”,富力对万达酒店只采用资产收购,万达将把负债剥离。“上半年富力完成400亿元收入,自有资金充足,2年内付款也减少资金压力。”收购完成后,富力净资产将增加100多亿元,负债率将从2016年79%多,下降至74.9%-75%,改善了资产负债状况。胡杰还称,此次收购总价不足200亿元,77间酒店2016年当年收入总额为53亿元,4年经营额即可覆盖收购对价,且增加现金流,如果酒店全部用于融资,已经能够融回超过收购的价格。值得关注的是,酒店作为流动性较差的重资产,在中国房地产业盈利指数中,排名靠后。
富力地产的酒店业务虽然是在稳健增长,但总体的盈利水平并不乐观。据富力地产财报显示,2016年酒店运营亏损人民币1.83亿元,2015年度则亏损1.67亿元。而此次收购万达的76家酒店(未计新增的一家),2015年和2016年的营业利润分别为5.5亿元、8.7亿元,净资产回报率也不到3%。如何实现酒店的长期运营与盈利?胡杰表示,收购完成后,富力计划未来对酒店进行拆分上市,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酒店面临的盈利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