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绝招一“价值型投资”
许多人似乎将“价值型投资”与“成长型投资”视为两种完全不同的投资方法。
价值型投资指的是,评估现在的股价是偏低或偏高,如果偏低就买进的投资方法。成长型投资则是着重在企业未来的成长性,如果业绩有可能进一步获得成长则加以买进的投资方法。可是,这两者对巴菲特而言追根究底都是相同的。
巴菲特的投资法就是从找寻符合以下条件的公司开始一自己可以理解的事业、有稳定成长的收益,而且经营者重视股东权益。然而,光凭这些就想成功投资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尽可能以相对有利的“价格”买进。这就是评估企业的内在价值,如果价格大幅低于此价值则买进的价值型投资法。
该方法除了使用衡量股价属于偏低或偏高的指标之外,还加上预测企业未来的业绩展望来做整体考虑,所以可说是价值型投资与成长型投资的综合体。巴菲特就是从恩师格雷厄姆那里学到价值型投资的精髓的。
以有利于自己的价格买进,必须先知道合理的价格。就像我们在讲到市场先生时提到的,短期来看,股价会因人气投票而产生波动现象。当有利的新闻出现时,多数人就会急忙抢进该股票,当负面新闻出现时就开始想抛售。如果以这样的方式投资,结果往往是买在高点、卖在低点。
因此,如果想要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买到股票,就应该避开那些人气旺盛的标的。反之,应该去发掘那些实际价值很高,但是在市场上没有人气,而且股价还在向下的那些公司才对。
便宜捡股的绝佳时机
接着,让我们具体地探讨一下便宜捡股的时机。
第一个时间点就是趁着行情暴跌、市场变差时出手。
当行情暴跌的时候,多数人往往会陷人恐慌,这种恐惧感会吓得许多人完全不敢出手买股。可是巴菲特却将黑色星期一(Black Monday, 1987年10月19日的股灾)这样的股市大崩盘视为“绝佳的出手良机”。当行情如此大幅度地崩跌时,几乎所有企业都会跟着被拖累,但是对绩优企业而言,这类的股价下跌只是短期现象,与业绩一点关系也没有,其股价早晚会回复到原来的水平,所以此时正是绝佳的买点。
市场变坏时也是买进绩优企业的绝佳时点。只不过,若市场不景气持续下去,因业绩不佳而倒闭的企业会越来越多,就算要回复原本水平也要花费数年时间,所以判断企业能否撑得下去相当重要,
第二个时间点则与行情无关,而是由于特殊事件(麻烦事、倒霉事)造成企业股价下挫的时候。例如大型项目失败、或产品中发现了不合格品时,不论是多么优秀的企业,股价也免不了会跟着下跌。此时虽然对企业而言是危机,但对投资人而言却是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
若股价下跌是由于企业的非法行为或任何致命性原因导致,当然另当别论。但若只因为偶尔的运气不佳使得股价被拖累,其股价迟早都会回复到原来的水平。巴菲特会积极买进股票的时机,通常就选在以上两种的任一情况发生时。而投资绩优企业的机会,往往就出现在绩优企业的股价被严重低估的时候。
巴菲特在行情暴跌时出手的案例
巴菲特在行情暴跌时买进股票的例子,以《华盛顿邮报》最具代表性。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首次买进该公司的股份是在1973年。当年股市在年初就发生了大崩盘,使得当时《华 盛顿邮报》的股价在一个月内就跌了将近40%。可是巴菲特简直就像是等待这个崩盘很久似的,开始买进该公司股票,
当时《华盛顿邮报》的市值大约在8000万美元上下,巴菲特认为“证券分析师们应该估计该公司价值为4亿~5亿美元”,而且,他一向给予该报的当家人凯瑟琳格雷厄姆相当高的评价,再加上该公司经营团队仍持有不少白家股份,结果巴菲特投资了超过1000万美元。而这1 000万美元到2005年,总市值已超过10亿美元。
巴菲特在企业发生特殊事件时买进股票的案例
巴菲特在企业发生特殊事件时买进股票的案例,则以盖可汽车保险公司为代表。
盖可的成功奠基于以优良驾驶者为对象推销汽车保险,然而进人20世纪70年代后,该公司开始扩大承保范围至较具风险性的驾驶者,结果事故率增加使得企业根基岌岌可危。在1976年时,股价由61美元暴跌到仅剩2美元。
可是巴菲特确信盖可是一家体质坚韧 的企业,其竞争力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所以他在那一年开始“趁低布局”,之后果不其然,盖可的股价很顺利地回升了。
从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巴菲特确实是根据相对便官与否这一点来斟酌买进时点。然而,投资与否的判断终究是基于“企业价值”。股价并非是故决断的绝对条件,巴菲特曾经做过以下解释:
“我并不是说非得在最低价时买不可,但自己要判断现在股价是否低于企业的内在价值、主事者是否正直而有能力,这些才是关键所在。换言之,只要确信该公司股价相对低于企业应有的价值,经营团队扎实做事,那么投资这只股票便能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