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道“股神”巴菲特,至于他的搭档是谁,知之者却要少很多。
查理·芒格(Charles Thomas Munger)——巴菲特长达40年的商业合作伙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董事长,并不常在公开场合发表观点,即便是在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在巴菲特讲完之后,通常也仅仅来一句“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但这并不妨碍他在职业生涯中取得他人难以达到的高度,以及在西方投资界中成为别人仰望的灯塔。虽然保持低调,但只要他发表公开演讲,就必然受到高度关注,他的观点也成为无数人希望从中寻找启迪的教材。也正因为如此,一本收录了他将近20年主要公开演讲的书籍——《穷查理宝典》在全球热销。
芒格现年已94岁,他最为外界所称道的是他所涉猎知识面之广、之深,至于他到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从而成为不少人眼中的“通才”,Quartz作者Michael Simmons在近期一篇文章中对他过去70年职业生涯进行回顾后,作出了以下这些总结。
为什么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可以合作几十年?
1万小时定律还不够
所谓1万小时定律,指的是在特定领域专门花费1万小时练习,就能在这个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功。
虽然说从时间上说,芒格自身工作的时间已经足够长,但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却另有所在。他并没有让自己像一束激光那样将全部精力集中于投资理论,而是在很多领域广泛涉猎、深入研究,这包括微观经济学、心理学、法律、数学、生物以及工程学等等,并将从中得到的启发用于投资。
比尔·盖茨曾经这样描述芒格:
他真的是我见过的涉猎最广泛的思想家。从商业原理、经济原理、学生宿舍设计到双体船设计,他都无所不知。我们时间最长的一次交流,是关于裸鼹鼠的交配习惯,以及人类能从其中学到什么。
“通才”的崛起
贝恩咨询董事长Orit Gadiesh是“通才”(expert-generalist)这个词最早的提出者,她的定义是:
这种人有能力、有好奇心在很多不同领域、不同技能、不同国家以及不同话题上成为专家。他/她可能自己没有意识到,却具有以下特征:
1、能够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识别不同的形态,将不同领域的内容串联起来。
2、能够潜心专注,形成完美的思想结晶。
这和1万小时定律实际上是有所冲突的,在规则明确的领域,包括体育、音乐以及游戏等,这个定律非常适用。但在商业领域,规则一直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需要“通才”,只有他们才能迅速适应变革。有研究发现,“通才”能够做到这些:
他们能更犀利的认识世界,并对未来作出预测,这是因为他们不容易受到具体行业世俗偏见以及流行观点的影响。
拥有更多突破性观点,这是因为他们能将在某一个领域已经验证过的洞见运用于另一个没有验证过的领域。
对于同他们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他们也能够与之建立更深的关系。
能够建立更加开放的人际网络,这让他们能够不同群体的联系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