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投资精选的少数几只股票
赠金币给经营者的日本第一大股东
我在前面曾经介绍过,非利浦.费希尔是对巴菲特影响至深的重要人物之一。
费希尔重视的是超越业界平均水平而持续成长的企业的成长性。费希尔不仅仔细调查企业的财务报表,同时认为绩优企业必定存在卓越的经营者,所以也会针对经营者的能力及品格详细地进行调查及访谈。而且为了和同业其他竞争者做比较,他会将企业的特性彻底调直清楚。
如上所述,由于费希尔的调查相当费事费时,将投资聚焦在少数几只股票上便成了他的座右铭。虽然他在刚开始投资的时候,也曾因将触角伸及不完全熟悉的企业而尝到失败的苦果,后来就渐渐收敛到只投资自己熟悉的企业,终于印证了“与其持有许多表现一般的个股,倒不如聚焦在少数几只绩优个股上比较容易成功”这样的想法。
巴菲特对于这样的想法当然也深表赞同。拜读了费希尔所著《怎样选择成长股》一书而受到启示的巴菲特,立刻去拜访费希尔,当下就对费希尔的想法与人品产生了共鸣。
没有十足把握绝不出手
巴菲特在21岁时曾经将所有的家当投资在盖可这家公司上,所以这个案例可说是核心投资的开始。此后,只要他认为自己的判断正确,就会毫不犹豫地集中投资。他对美国运通的投资占了整体投资组合中的40%,而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资产也有25%是集中投资在可口可乐公司上的。他总是锁定少数特定标的,投资聚焦在这些标的上。
巴菲特在伯克看尔哈撒韦公司“致股东的信”中,屡屡针对核心投资做了诸多说明。下面就让我们引用1987年的信件内容为例来说明。
“我们的主要方针是核心投资。当我们对业务内容或股价没有十足把握时,会尽力避免做出东买一点西买一点的投资行为。我们认为,惟有在确信该企业相当有潜力且具有买进意义时,大笔投资才是正确的行动。”
此外,担任伯克希尔副董事长的查尔斯.芒格也曾在2001年的股东大会上说过:“在美国,只将自己的所有财产长期投资在三家优秀企业的人,一定会成为大富豪。”
实际上,在芒格价值25亿美元的投资组合里,持股数只有7只。因为他认为,与其持有100只没把握甚至错误的个股,还不如-枪命中IE确的L只个股更好。
分散风险式投资是适合初学者的做法吗
看了以上说明,很多读者一定满脑子的问号吧!毕竟不少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比起集中投资在一只股票上,分散投资到多只股票的做法不是更能降低风险吗?”
为了避免各位读者误解,容我在此稍做解释。巴菲特并不是否定分散投资,他曾经说过:“分散投资对一无所知的投资人而言确实具有保护作用”,以及“如果投资人希望不输给大盘表现的话,那么可以试着持有所有的个股。我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妥,甚至这对完全不懂得如何分析企业的投资人而言,反而是比较健全的做法"。
如果各位只是希望获得接近平均股票市场的绩效水平,可以以持有指数型基金(indexfund)的方式轻易达到分散投资的效果。这是由基金公司发行,会跟着像上证指数这类的股价指数一起波动,广纳各式各样的个股所组成的一种基金商品。
根据妖伦.巴菲特之路》(The Warren Bufett Way) 一书作者罗伯特.海格斯通(Robert C.Hagstrom)的调查发现,指数型基金如果由250只成分股组成,则偏离大盘绩效的机率就只剩下3%。相对而言,如果只有15只成分股,其偏离大盘绩效的机率就会上升至25%。这虽然表示集中投资个股有可能会带来负收益,相对地也说明了如果操作顺利,收益也会比前者多许多。
因此,如果想要获得比市场平均值更好的绩效,安逸的分散投资反而是不太适合的做法。就算众多个股中的- 只表现优异,也只是让整体价值增加一点点而已。如果集中投资少数个股,就可以好好地研究投资对象,当然能提高发现潜力企业的机率。
越是精心筛选的个股,投资态度会越慎重
假设您花了大笔钞票买了足球赛的门票,当天却突然身体不适,您会怎么做?我想大多数人还是会硬撑着去看球赛吧。可是,如果这张门票是免费拿到的话,可能放弃的人反而会比较多吧。货币心理学中提到,人类的行为往往会受所花费的成本左右。
股票投资也是一样。当成本不高时,若不经过深思熟虑就做出投资决定,就算亏损了也不会太在意。可是随着投资金额上升到100万、1000万,就会好好斟酌是否真的具有投资价值,该投资哪些商品。巴菲特曾说过:
“我在管理合伙投资企业的那段时间,曾经调查过小额投资与大额投资,何者收益率较高。结果发现相对于小额投资,大额投资的收益率往往都比较高。”
“这是因为当投资金额越大,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就会更详细地进行调查,毕竟我们必须尽量避免来自出资者的批判。如果金额不大,我们恐怕就不会慎重其事地这么做。我们经常耳闻‘我在派对上无意中听到小道消息,所以试着买了200股这样的话,小额投资往往不需要任何理由就能轻易为之一。”
通过核心投资,投资金额越大态度就会越慎重,这才是通往成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