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定价的真谛:内在价值的源泉是增长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章对于“估值”和“定价”这两个概念会交替使用。“估值”其实就是定价,不过它表示的是相对价格而不是具体价格,如传统的市净率、市盈率,在某些场合使用相对价格更为方便,能在意义上达到前后一致。而“定价”一词则表明评估或计算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确定均衡价格和内在价值,也就是说这两个概念都表示确定价格或价值的活动,读者不要疑惑。
在经济学上,自从主观效用论被运用于价格理论,价格和价值就变成一致的了,不用再区分商品的市场价格和使用价值。但在投资领域,内在价值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并且内在价值与均衡价格有很大区别。由于金融市场的供给和需求调整都非常迅速,形象地说就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移动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所以大部分时间这两支曲线都是静止的,这时候均衡原理自动发挥作用,因此可以认为金融市场的市场价格在供求曲线静止的时间内就是均衡价格。而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的关系却远远说不上密切,内在价值是一种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而言都有效而公平的估值,不会因为市场价格的短期波动和纯心理因素而发生变化,特别是格雷厄姆教授为内在价值注入了一个传奇要素——安全边际。计算股票内在价值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有格雷厄姆创立的古典方法,也有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收入贴现方法,而我则是使用均衡目标下的收益率平价方法计算内在价值,如何正确计算股票的内在价值正是本章的主题。
格雷厄姆创立了证券定价的古典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①注重安全边际;②信息的可获取性。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①过于偏向廉价股,巴菲特在他1979年的致股东信中宣告“我们原先的理论被证明不可行”;②规则固定化,没有考虑到估值(定价)会随利率和风险的变动而变动。
而现代的资产定价方法的优点在于:①估值(定价)随利率和风险的变动而变动,体现了金融市场的一般均衡原理;②引入了增长率。
缺点是:①为每只股票建立回归方程的工作过于烦琐和专业化,个人投资者很难办到;②贴现公式向未来作了过度延伸;③指数模型和其他宏观因素模型都只考虑宏观因素风险,对来自公司层面的风险因素没有考虑。
我的想法是从均衡原理和收益率平价关系出发,综合古典方法和现代方法的优点,建立一个兼顾一般均衡和安全边际的全新的股票定价公式,这个公式须反映投资者根据新信息迅速调整其预期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