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一个繁荣的蛇口工业区,无人不晓。但蛇口是在怎样的基点上崛起的,人们恐怕知之不多。
蛇口,地处深圳湾距离香港最近的海滨。也正因此,昔日的宝安县人偷渡到南边富庶的香港,也多是由此泅海的。当初蛇口工业区的拓荒者——中国交通部以香港为基地的公司招商局负责同志初临蛇口,当地人即告之,近些年有越来越多的人由此偷渡到香港,溺毙者比比皆是。浪潮把尸体冲上海滩,当地雇民工挖个坑就地掩埋,每埋一个支付五元酬金。刚从繁华的香港进到蛇口,招商局的负责同志心情十分沉重。
一定要开发蛇口,为中国人探索致富之路,为社会主义中国争光!当时交通部及广东省领导请示中央获得批准后,即迅速于1979年8月开始着手实施。
建设资金从何而来?“三个为主”一产品结构以工业为主,企业投资以利用外资为主,产品销售以出口为主,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创办特区的既定方针。事实上,在当时各级政府财政匮乏的情况下,依靠政府过多的投资也是不可能的。特区要靠自身的努力,“杀出一条血路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寄予的厚望。
于是招商局自筹6000万元外汇人民币作为铺底资金。在最初选的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五通一平”基础工作和港口建设。
开始起步,并兴建一批厂房和外商住宅楼;在水源、电力、通讯设施等方面也狠下功夫,构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筑巢引凤”,同时在香港及海外广泛宣传,多方洽谈合作及引进项目,邀请外商前往参观,以增强其投资蛇口的信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年,蛇口港码头提前竣工,投入运转;随之,签约合资办厂者纷至沓来。外方以资金、技术投资,我方以土地、厂房入股,公共服务及设施也实行有偿使用,加快投资的回收和资金的积累;又用回收的资金合资创办更多的企业,或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商,形成良性循环。
至1992年6月底,在已开发的5.8平方公里土地上,共引进项目397个,其中外资企业305家,实际投资6.1亿美元;工业区直属和参股企业也达130多家。截止1990年底,工业区累计负债6.54亿元,累计投资却高达15.3亿元,其中已回收9.56亿元。
外向型的经济格局也已形成:出口产值近几年始终占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外资投入占企业总投资70%以上;外汇收支平衡有余;不靠国家的计划配额,不依赖国家直接投资。投资的层次还有很高的要求,开发之初就提出了“五不引进”,即简单的来料加工项目不引进,低层次的补偿贸易不引进,技术不先进的项目不引进,造成环境污染的项目不引进,占用国家出口配额的项目不引进; 1989年又加上一条:纯劳动密集型企业也不引进。
短短十多年,预期目标达到了,并开始迈向了更高的层次。昔日逃港人员,不少又携儿带女重返故园。蛇口的成绩确是骄人的。成功的秘决主要在哪里?正在于多方吸收资金,创办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企业;为明确投资主体各方的权益,绝大多数企业都采取了股份制的组织形式,既吸收了资金,又体现了股份制企业特有的活力。
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股份化,不仅在蛇口如此,整个深圳特区也是一样。截止到1990年底,除国家及地方政府直接投资百分之一点几以外,其他均由地方投资、银行贷款、企业自筹、引进外资、内联企业投资、个人投入等多方承担。1990 年的数十亿元基建投资中,来自外商的占40. 6%,国内银行贷款20.2%,企业自筹20.6%,内地省、市县投资11.8%,其他投资6. 82%; 而来自政府直接投资仅0. 02%。
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深圳特区企业组织结构从一开始就同内地不同。无论是工业、商业、旅游抑或是金融、邮电、交通、通讯、高科技产业等各个方面,都有海内外各方投资入股组成的股份制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中过半数的都是如此。全市4000多家工业企业中,60%采取了股份制的形式。其中规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就超过13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