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波中,香港股票和外汇市场受到了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对冲基金的强烈冲击,股指期货交易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98年8月28日,600多万香港市民的目光被锁定在位于港岛中环的香港联交所和香港期交所上。因为8月28日是8月份香港恒指期货合约的结算日,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打击以对冲基金为主体的国际游资集团操控香港金融市场的第十个交易日。
双方经过9个交易日的激烈搏杀后,迎来了首次决战。当天上午10点整开市后仅5分钟,股市的成交金额就超过了39亿港元。半小时后,成交金额就突破了100亿港元,到上午收市时,成交金额已经达到400亿港元之巨,接近1997年高峰时8月29日创下的460亿港元的日成交量历史最高记录。下午开市后,抛售压力有增无减,成交量一路攀升,但恒指和期指始终在7800点以上。随着下午4点整的钟声响起,显示屏上不断跳动的恒指、期指、成交金额分别在7829点、7851点、790亿港元锁定。
1998年8月28日,对于众多国际投机者来说,最终成了一个痛心的日子。香港股市在周边股市普遍下跌的不利条件下,仍能顶住国际炒家的抛售压力,大大出乎炒家们的意料,也使炒家们在此战中惨败而归。这是香港政府自1998年8月14日入市干预以来的最高潮,也是香港政府针对国际炒家们惯用的汇市、股市、期市的联动性投机策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取得的重大胜利。在这十个交易日中,香港政府将恒生指数从8月13日收盘的GT :r,点推高到28日的7829点报收,迫使炒家们在高价位结算交割8月份股指期货,并抬高9月份股指期货。在此之前,炒家们建了大量的8月份期指空仓。这样一来,即使他们转仓,成本亦很高,一旦平仓,则巨额亏损不可避免。
自入市以来,香港政府已动用了100多亿美元,消耗了外汇基金的13%。就此而言,香港政府的胜利也是有代价的胜利。此举大大超过了1993年“英镑保卫战”中英国政府动用77亿美元与国际投机者对垒的规模,堪称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