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买加体系下的另一个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是什么?
牙买加体系下的另一个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是利率机制,即通过一国实际利率与其它国家实际利率的差异引导资金流人,从而调节国际收支。70年代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十分巨大,在发达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几乎不受什么限制。因此一国与他国实际利率的差异很容易导致资金流人流出。一国的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只要一国严格控制货币供给,促使本国通货膨胀率低于外国的通货膨胀率,那么,提高市场利率便能使本国的实际利率高于外国的实际利率,引导国际资金的流人,改菩国际收支。如80年代前期,美国里根政在扩大财政支出、推行宽松的财政政策的同时,控制货币供给量,压低通货膨胀率,促使美国的实际利率水平高于其它国家。结果,随着国际资金大量流人,美国的资本项目出现大量盈余,弥补了经常项目的赤字,使国际收支得以改菩。但是利率机制对国际收支的调节具有副作用。因为国际资金的大I流人虽然能弥补贸易赤字,但又造成国际货币市场上对本币需求远远超出本币的供给,导致本币汇率上浮,使本国的商品出口为不利,从而进一步恶化贸易项目。
牙买加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国际金融市场日益发达,通过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借贷,可以有效地筹集到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资金。自1973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和私人商业银行在这方面起了很大作用。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时期,石油输出国有大量的外汇盈余,而石油输入国则产生了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存在,才使石油输出国手中的“石抽美元”转化为货款转贷给石油愉人国,缓解了这些国家严重的国际收支失衡,实现了石油美元的顺利回流。但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存在也使国际间资金的大规模移动变得更加频繁和便利。这必然造成各国货币汇率更频繁的波动,而且由于国际贷款的便利与发达,也更容易造成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从另一个侧面加深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