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散户中的死对头都是最多的,还有高位炒新的群体,他们向来遭人鄙视,不管是市场中的投资者还是市场外的旁观者,都将他们说成好逸恶劳靠侥幸投机的赌徒。从食物链的角度来说,正是他们为其他参与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利润;可从知恩图报的角度来说,他们却很少得到赢家的感激,大多数散户不但没完没了地亏钱还被人说成傻瓜笨蛋。
资本的使用效率决定了他们完全不同的投资方向。散户、基金券商等机构、上市公司大股东,对这三者对比就会发现,他们对收益率的要求差别非常巨大,于是也便决定了对同样的估值会采取完全不同的态度。三者当中散户为收益率设置的对比基准是各路资金中最低的,他们只能和银行存款利率来对比,甚至有些人会拿活期存款的利率作为比较基准。
这种情况下二三十倍的市盈率往往在散户眼里已经具有了投资价值。而机构则不然,他们本身的资金成本要比散户高得多,如果运作的资金中包括贷款,那么对收益率的要求最少就要高于贷款利率,这时只要高于15倍的市盈率就已经没什么投资价值了。
再看大小非为代表的产业资本,他们本身就是GDP的产生者,而近几年GDP的增速一直在10%左右,那么对他们来说10倍市盈率以上的资产便都没有任何吸引力。
之所以全流通以来大小非争相出逃,虽然偶尔在市场极度低迷的时候有小部分公司出现增持。但大的趋势来说他们一直处于净减持状态,这并不完全因为其成本的低廉,就是成本再低,但只要估值有吸引力他们仍然会选择持有,但市场却给了他们超出预期数倍的价格,这要是还不减持那真是天理难容了。
同时,散户的投资渠道是最狭窄的,如果只有一点儿小钱,那么除了存银行外最方便的就是买入股票和基金。种种因素一起决定了散户一直是市场中最积极的做多力量。
只是几经折腾亏损太大才将他们逼出了市场,可是就算暂时性地退出了但再次冲进去的欲望却丝毫不会减退,不管被货币贬值逼得走投无路还是心存侥幸期待着快速致富,他们都会一茬儿接一茬儿地冲进去,去重复那个已经发生过无数次的悲喜剧。
前文中说过,散户是各路资金里最活跃的群体,就因为他们对价格最敏感,但是当大势下跌时,最输不起的也是散户。硬抗着不出局的死多头使用最多的理由就是“估值这么低,我就不信它能跌到哪里去!"但实际上当你将眼光离开那只个股,去看整个市场时就会发现,比它估值更低的股票都有很多,而且仍然可能跌跌不休。
这时候的“估值低”实际上仅仅只是散户从自己的对比基准来衡量的结果,而从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角度来说,你认为的低估值其实一点儿也不低。从投机的角度来看,价值只是用来解释价格的一个借口而已,并不是价格的决定因素,大家都知道有些股票价格波动非常大而事实上企业本身没有任何变化,在娱乐圈里名气最大人气最旺的不一定是实力最强的,很多当红明星其实长相和能力都很一般,从全国来说比她们漂亮和更有才气的大有人在,但走红的却并不是他们,这就是市场。
价格体现的并不是价值,而只是其背后的商业运作。散户喜欢买入那些“低估”的股票,除了不知道其低估的根源外,还有“是非”观念下同情弱者支持正义的理想主义在其中。
股价的上涨需要真金白银的资金去堆积,有人拉升那一定是有相应的人会获利,比如基金拉升可能是为了年报漂亮做业绩,大股东拉高可能是想以后搞增发,大小非制造故事可能是为了方便自己高价出局,总之在这个市场中各人的利益绝不会相同,也便决定了他们的立场也完全不同。金融资本决定趋势,产业资本决定估值。
这种逻辑在全流通的市场条件下已经成为事实了。产业资本的估值逻辑和散户是完全不一样的,要在股市立足,散户必须学会从第三者的角度看市场,否则将永远走不出自我的小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