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经济学术语>通货紧缩> 哪些因素使经济通缩风险上升?当前通缩风险真的消失了吗?

哪些因素使经济通缩风险上升?当前通缩风险真的消失了吗?

2018-09-22 21:41:03  来源:通货紧缩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22分钟的时间

哪些因素使经济通缩风险上升?当前通缩风险真的消失了吗?

时间:2018-09-22 21:41:03  来源:通货紧缩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10月份的CPI为1.3%,按照西方的计算方法,除去食品价格和能源价格因素,中国核心CPI已经为负值,PPI已经连续44个月处于负增长,GDP跌破7%增长线,综合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通缩了。笔者认为,加大中国经济通缩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强势美元导致投机资本外流

自今年5月份以来,据外管局发布的数据,中国已经连续五个月呈现美元外流,其中最大的一个月份,因央行在海外抛售美元资产,外汇储备下降946亿美元,中国外汇储备自峰值3.9万亿美元下降至现在的3.51万亿美元。尽管中国央行适时地通过降准等措施予以对冲,但实际上,中国总体货币流通量仍然呈现下降趋势

从现在的银行准备金率来看,尽管准备金率仍然在全球列第一,下调空间也仍然很大,但由于降准只是对冲,令降准效果没有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加上美元对社会资本仍然充满吸引力,流通货币仍然表现为一定程度的紧缩。

1.传统行业资金捉襟见肘

尽管央行年内多次下调了基准利率,但由于信贷量并没有向传统行业倾斜,实际上,传统行业面临无法得到足够的廉价信贷资金的状况。

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陷入长期熊市,所涉及行业经营处在亏损循环当中,这使得信贷需求不断下降,也造成了实际上的紧缩。

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长出现严重下滑,目前最新一期的数据只有2%,这对依靠房地产带动的行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全行业出现长期亏损,对商业银行造成了经营压力。按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趋势,由于强势美元的作用,特别是最近美联储引导美元加息的预期越来越强,大宗商品价格不排除出现一波快速下跌的可能,使得刚刚出现平稳的大宗商品价格平衡打破,中国刚刚出现的宏观经济企稳止跌可能面临夭折。

大宗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持续低迷,全国主要产粮省出现“卖粮难”的局面,而于此同时,国际粮食却趁机进入我国粮食市场,对农民造成了严重的利益损害。

2.资本市场资金外流突出

自今年我国证券市场5月见顶以来,出现了一波罕见的“恶意做空”潮,资本市场资金外流加剧。经证监会与公安部联合打击,初步找到了“恶意做空”中国的源头,正如笔者在6月29日博客中所说,市场暴跌有幂后黑手。随着中央巡视组进驻金融部门,一连串的国内幕后黑手相继落马。目前,证监会与公安部除了打击市场非法操纵和恶意做空外,还查实了通过地下钱庄向境外非法大量转移资金的证据。

资本市场资金的大量外流,造成了实际上的社会流通量的下降和紧缩。

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快速上升 酝酿金融风险

截止到第三季度,商业银行的整体不良贷款率已经上升到了1.59%,其中农业银行(601288,股吧)的不良率最高,达到了2.01%,其余商业银行大多在1.3%——1.6%之间,这已经是连续9个季度保持上升了。

但是,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趋势并没有结束,上述提到的大宗商品价格仍然没有摆脱熊市,甚至可能受美元再次强势而出现一波凌厉的下跌,这会导致涉及到的相关行业出现倒闭潮,并进而向商业银行负反馈,而在宏观经济整体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在央行继续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再贷款的潜力受到限制,然后,信贷紧缩继续向实体企业传递,最终导致企业陷入更大范围和更大程度的不景气和萧条。出现大面积企业倒闭后,若再想通过货币手段来解救,已经无法实现预想的效果,届时,宏观经济将出现快速下滑,甚至是硬着陆。这种结果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金融危机风险上升。

最近一些报道,令商业银行处在不利局面。比如银行中层管理人员大量流失,支行行长一级管理人员最近流失39名,由于国企薪酬制度改革,使得银行薪金大幅下降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主要管理人员的不稳定,给银行经营造成了不小的压力,银行盈利能力受到质疑,这可能加剧金融风险。

三.中美战略冲突导致对抗风险上升

笔者曾经撰文指出,下半年的经济主要抓手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通过一带一路,让企业走出去,这对传统企业来说是唯一走出困境的办法。二是,一带一路通过连接中国与欧洲,让两大经济体经济对接,将会保持长久的经济增长。

现在看,传统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并不顺利,一方面是企业的思想并没有统一,对走出去认识不足,主动性不强,一带一路让企业看到了曙光,但信心并不足。

另一方面,连通中欧需要做大量的外交攻关,这需要时间。目前,通过习主席对英国的成功访问,以及欧洲最近几天接连频繁访问中国,已经显示了良性。但是,美国在中国南海频繁挑衅,令这一进展迟缓。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正在互相较量,对抗风险升级。

比如,在美国拉森号非法进入我国南海岛礁12海里以后,美国自关岛起飞的B52轰炸机已经两次进入我南海岛礁15海里区域。美国的航母也在南海强行拉偏架,试图用军事力量强行停止在南海作业的所有国家海上油田的开采。美国国防部长卡特搭乘MV-22鱼鹰号战机飞抵美国航母视察。

在美国拉拢马来西亚后,马国防部长即乘坐美国罗斯福号核动力航母在南海巡航,于此同时,印尼要就纳土纳群岛状告中国。

美国在南海的行动,已经令局势进入异常紧张状态,若中国与周边国家陷入战事或准军事对抗,那么,整个南海将成军事化区域,这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来说是一个重创。

中美两国战略上的冲突不会停止,而是要保持长期冲突状态。美国的长期战略就是要通过“亚太再平衡”来遏制中国经济,其中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分别是:

——通过军事强行介入南海以及中国主要海上运输通道,拉拢中国周边国家干预和打压中国进出口贸易;

——通过强势美元打压中国经济,特别是传统行业经济,并进而制造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通过TPP以及TIPP等将中国排除在外,让中国经济陷入孤立。

美国实际上已经或正在扮演“暗黑破坏神”,在中国军事力量还没有与美国取得平衡之前,这种负面影响将如影随形伴随着中国经济。

能够解除这种危机的策略或许并不在南海本身,而是在于两个方面:

——通过加强与欧洲的伙伴关系,争取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通过实施“围魏救赵”式的策略,对美国金融市场进行打击,瓦解美国“亚太再平衡”计划。

但是,中国的债券市场并不健全,或者说正在建设当中,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也是金融改革的重头戏。

对于美国的遏制中国经济的做法,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说得好:“美国遏制中国经济是愚蠢的。”说到底,对于资金实力雄厚的中国来说,没有哪个国家会“敬而远之”,但不管怎么说,眼下中国的经济并没有摆脱困境,而美国也不会善罢甘休,中美之间的战略冲突就会始终存在,直到中国彻底胜出才能摆脱经济通缩风险。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目前通缩风险正在上升,上述三大因素还在漫延,也或者说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临界点上,再向下就会陷入长期通缩当中。

能够让中国摆脱经济困境的积极因素是新兴经济或者新兴业态,但是,新兴业态由于受文化教育影响,中国大多数的劳动者素质,决定了不可能全面介入新兴经济当中,新兴业态经济规模在整个中国经济中占比仍然较低,指望短期内迅速成为中国经济主要力量不现实。中国传统经济成份在整个经济占比中占据绝大多数,忽视对传统经济的扶持,意味着传统经济仍然深不见底,整个宏观经济也将难以企稳回升,这将使得改革面临诸多不利,甚至有改革就是将传统企业逼上绝路之嫌。

能够化解传统经济困境的方法之一就是针对美国的强势美元带来的紧缩政策反其道而行之,打击美国金融市场逼迫美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或者中国采取灵活适度的宽松货币政策,或者大幅增加投资,都会达到一定效果,经济转型并不是一朝一夕间的事,而是一项长期任务,在发展中转型比倒逼转型要有利得多。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才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中国经济不能受制于美国的金融和经济政策,而应奉行独立的有利于中国和世界的经济政策。(本文作者陈维君陈维君系职业投资人、和讯财经评论特约作者,有着二十年的股票和期货投资经验。)

当前通缩风险真的消失了吗?

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0月的物价数据。整体来看,全国物价水平处于回升通道中,通货紧缩风险基本消失,其中CPI同比涨幅再度站上2%,PPI也出现了显著回升。特别是PPI的回升,使得一些分析人士认为PPI将推动CPI非食品类价格上涨,进而成为CPI上涨的重要原因。然而,苏宁金融研究院深入研究发现,当前的PPI回升,正向传导到CPI的可能性较小。

1.食品类和服务类价格主力推升CPI上涨

2016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7%,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1.9%,服务价格上涨2.5%,食品类和服务类价格成为推升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从环比数据看,10月CPI环比下降0.1%。CPI之所以出现同比涨幅回升、环比回落的走势,原因在于2015年10月的低基数效应,当时CPI同比涨幅仅为1.27%,创下全年的次低水平(参见下图).

2.PPI大幅回升,通货紧缩风险基本消失

2016年10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1.2%、环比上涨0.7%。PPI涨幅的大幅回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要原因是采掘工业价格指数的大幅上升,10月同比涨幅高达7.9%,创下2012年以来新高,其中,全国焦煤价格由600元/吨上升到970元/吨,涨幅高达40%;其次是工业部门去产能,使得10月加工工业PPI指数回升了0.9%,其中,全国螺纹钢市场价今年下半年从2100元/吨上涨至10月末2650元/吨,涨幅接近30%;最后是人民币对美元的适当贬值,也有利于提升工业品和原材料的进口价格,其中,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矿产品价格指数上涨了近32%。

3.解析PPI和CPI同步上涨的三种情景

一般而言,PPI上涨会对CPI形成正向传导,其主要逻辑链条是“生产→流通→消费价值链”,即PPI居于 CPI 上游, PPI 涨跌会对 CPI 形成正向传导, PPI波动通常领先于CPI,具体表现为生产资料等要素价格上涨和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企业部门把成本上升转嫁给消费者,带动CPI上升。

从历史来看,CPI和PPI同步上涨有以下三种情景,而不仅限于PPI对CPI的正向传导。

第一种情景:需求过热导致所有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上涨,甚至出现CPI向PPI反向传导。具体表现为所有工业品、消费品、食品和服务价格均出现上涨,这一情形中,PPI和 CPI呈现同步走势。历史上典型的时间段是 2007 年(参见下图)。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经济过热严重,猪肉和农产品价格暴涨,使得 CPI 中农产品价格甚至领先于PPI 中食品(工业食品)的上游。当然,包括铁矿石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也成为工业品价格指数大幅上涨的重要原因。

第二种情景:原油价格上涨导致CPI和PPI齐涨。石油产品作为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的基础工业品,一旦价格出现显著上涨,PPI 和CPI 同时受到影响,并将同步上涨。特别是我国在2009年3月26日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之后,PPI中石油工业价格指数和CPI中的交通工具燃料价格,几乎是同步波动(参见下图).

第三种情景:PPI 对 CPI 传导效应。这种情景中,PPI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带动 PPI 生活资料以及 CPI 非食品消费品价格上涨,即所谓的“ PPI 对 CPI 传导效应”。历史上,2009年PPI领先于CPI上涨正是这种典型情景,当时的背景是:金融危机之后“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加上货币和信贷政策的极度宽松,使得工业部门的需求异常强烈,PPI触底大幅反弹,带动了包括消费品工业价格指数显著回升,加上投机资金炒作农产品,使得CPI随后也出现了大幅上扬(参见下图).

4.PPI回升传导到CPI的可能性较小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讨论 PPI是否会传导到 CPI,关键的节点是判断 PPI 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后,是否会带动CPI 非食品价格的上涨。近年来的数据和趋势表明,CPI和PPI相互独立走势的趋势越来越明显,PPI回升要显著传导到CPI的可能性较小,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两个方面。

哪些因素使经济通缩风险上升?当前通缩风险真的消失了吗?

一方面是宏观层面,PPI 生活资料价格和CPI 非食品价格的波动对PPI 生产资料价格的波动不敏感。2014 年下半年至今,PPI生产资料同比增速呈现U 型走势,而PPI 生活资料和 CPI 非食品同比增速几乎都是完全走平的。特别是今年以来,尽管PPI生产资料价格有了明显上涨,但10月份PPI生活资料价格涨幅仅为0.1%,CPI中非食品价格涨幅仅为1.7%(其中服务类CPI涨幅为2.5%,贡献了非食品类CPI价格上涨的主要部分),显著低于CPI的整体涨幅2.1%。

另一方面,从微观数据来看,工业材料和中间品的成本上涨,无法推动终端产品价格上扬。

在此,举两个典型例证:今年二季度以来,我国棉花期货价格由10000元/吨涨至15000元/吨,涨幅达50%,但是我国CPI中服装价格却走势平稳,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回升(参见下图)。另一个重要的案例是我国PPT

中黑色金属冶炼(钢铁)上涨,也没有带动汽车制造价格的回升。这充分说明,在产能过剩大背景下,厂商无法把原材料和中间品的成本上升转嫁到消费者,生产者通过自身的技术升级、生产流程优化消化了大部分的上涨成本。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CPI和PPI都出现了显著回升,我国通货紧缩风险基本解除,但CPI和PPI走势相互独立的趋势日益明显,PPI的回升将可能推高CPI的担忧略有多余。但需要警惕的是,今年四季度和2017年,房地产政策收紧流出的大量社会资金,仍可能炒作大蒜、生姜、棉花甚至猪肉等农产品和食品,并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CPI上涨的主要来源。

关键字: 债券趋势农产品
来源:通货紧缩 编辑:零点财经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