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投资内部的人喜欢称董事长裘国根为“裘先生”。据说这位中国阳光私募的领军人物之一,很有“先生”风范。比如,他很喜欢思考,偶尔写作;他是高等院校教材《投资学》的主编之一;他会经常回到母校中国人民大学,花时间与在校的年轻学生们交流。当然,还需要提到的是他的投资业绩相当出色。从定性的方面来说,他凭借出色的投资能力让自己进入了《福布斯》富豪榜;从定量的方面来说,2008年9月成立的重阳1期,到2015年年底,累计净值超过4元。收益率名列业界前茅。
他曾经在母校中国人民大学做过一场演讲,与年轻学生们分享了他对投资的理解。他着重谈到了心里的投资“第一要义”——投资成功的第一要义是避免大亏,有人形容地产界的成功秘诀是“地段,地段,还是地段”,那么投资界的成功要义是“不要亏损,不要亏损,还是不要亏损”。高尔夫比赛中的最后赢家不一定频现小鸟、老鹰,但切忌打爆。投资人也是如此,切忌打爆,大亏。
他强调说——平庸和精彩交替的结果是惊人的复合收益率。我深为赞同。
如果你看过前文“柯林斯传灯十倍股”,就会知道他对十倍速公司进行大量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之后,发现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条是——日行20英里。不是心血来潮忽快忽慢,而是按照既定的规划,稳定均衡地向目标前行。好比龟兔赛跑中的乌龟,这样的人最终走得最快最远。
而另一篇文章中,我也提到了巴菲特的历史业绩。伯克希尔公司自1965年至2005年共41年间的净值增长率是个很有意思的数学题。数据告诉我们,41年间巴菲特有39年的收益率分布在0~50%。仅一年超过50%,1976年净值增长59.3%。也只有一年业绩为负,2001年亏损了-6.2%。(编者注,这里的统计是到2005年,如果时间再延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巴菲特当年也有亏损,但不到10%。)
更具体来说,39年间有5年公司净值增长率介于40%~50%;有7年公司净值增长率介于30%~40%;有9年公司净值增长率介于20%~30%;有12年公司净值增长率介于10%~20%;共有6年公司净值增长率介于0~10%。你会发现,落在10%~20%之间的年份最多。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巴菲特的业绩,你会说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在这41年间,巴菲特的表现有时候平庸,有时候精彩,但从来没有过暴利,也没有大亏。但最终结果呢?这41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5%,共增值3052倍,也就是说,1965年投入的1万美元在2005年年底变成了3052万美元。没错,这就是复利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