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做金融预测时究全是随意的:根据市场当前的表现为其未来的走势下定论。尽管这样做心理上说得过去,但却是不明智的行为。股市未来的实际走向与多數投資者的预测往往背道而驰。
美国圣塔克拉拉大学金融学教投迈尔.斯塔特曼说:”在我的印象里,人们是这样选择投资组合的,他们在金融超市的过道间来回穿梭,挑上些谷类食品(某公司的股票).沙丁鱼(其他股票),再添上些奶酪和任何吸引眼球的食品,最后推着满满的购物车去收银台结账。这-切杂七杂八的食品构成了他们的投资组合。”可见,他对投资者构建投资组合和挑选证券的方式嗤之以鼻。作为行为金融学的先驱,斯塔特曼深信,人们在选择投资时缺乏周密的考虑,根本没有搞清楚自己的投资组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他指出,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不会全面考虑投资组合的影响。
一项针对一家美国大型零售连锁店员工的401(k)账户的调查发现,员工把投资组合的46%都用于购置本公司的股票。
这是极不明智的投资配置,投资比例的风险也极高。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原因就在于401(k)账户的构成方式。公司在为员工的养老金计划繳款时,全部使用的是公司自己的股票。员工本:身选购的公司股票占投资组合的23%,再经过公司这一层的缴款,数字就翻了一倍,成了46%。然面,公司雇主后来改变了401(k)政策,不再自动以公司股票为员工缴款,而是让员工自主决定投资组合的比例。现在,员工做出了较好的投资组合决策,将持有的公司股票比例调整为投资组合的23%。
耶鲁经济学家詹姆斯.乔伊(James Choi)和几位同事对401(k)计划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希望能够找到证据说明人们是如何做投资组合决策的。乔伊解释道:“改变401(k)计划之前,员工根本没有想到公司的做法有何不妥。政策改变之后,员工才意识到了账户的不合理。”在原来的计划下,员工对公司使用自身股票为其缴款的事实视而不见。他们]在投资配置时不去考虑这个问题,甚至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乔伊表示,一旦员工不得不决定怎样配置账户结构时,他们便立即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于是,他们做出了更好的决策,减持了公司股票。
人们倾向于根据局部账户啟出决定而非综合账户,即把不同的财富分开考虑,这种现象被行为经济学家称为“心理账户"。人们潜意识中将每-份财富分别放入各个不同的心理账户,只考虑单个心理账户的结果,而忽视了不同心理账户的整体作用。我们在脑中把钱分门别类:娱乐费、交通费、退休金诸如此类。同样,心理账户也把收人划分成不同的种类。通过辛勤劳动挣来的钱和一笔意外之财的处理方式是大不相同的:你很可能会很快花掉意外之财,而把辛苦挣来的钱储存起来。
心理账户导致人们在选择投资时缺乏对投资组合的整体考量,这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另一方面,心理账户也有好处,由于人们根据财富的来源与支出划分出不同性质的多个分账户,每个分账户有单独的预算和支配规则,所以心理账卢能确保人们遵从预算,控制支出。在此过程中,它也节约了时间和精力。而真正的问题在于,尽管我们都遵循心理账户,但是,无论是投资组合理论还是财务规划实践,都没有对心理账户予以充分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