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后购买年金是非常明智的,也有一些很合理的理由,其中最重要的是,不用担心“人活着,钱没了”的悲剧会降临到自己身上。购买年金之后,每个月都能保证固定的收入,所以你的迟幕之年不会在贫困中度过。与传统的投资相比,年金可能带来更高的收益,因为年金拥有内在的保险特征,当然,前提是你的寿命够长。对年满90岁的人而言,传统资产投资的收益仅仅是等量年金收益的40%。另外,考意到退休的人在理财方面也不再那么驾轻就熟,购买年金就成了他们的必要选择。正是这些理由促使多数经济学家以及整个保险业近似疯狂地推崇年金。
可是这一切都点燃不了公众对年金的兴趣,购买年金的只有一小部分人。许多人厌恶年金,这让学术界很费解。经济学家在领取诺贝尔奖时说道:“众所周知,个人年金成交合同少之又少,其中的缘由耐人深思,令人困感。”
现在,迷感已经解开。答案与人的心理有关。年金直到最近都仍难以赢得众人的好感,当然,经济学家除外。
第一,年金通常价格不菲,定价不遵明且难以计算。这是人们不购买年金的一个非常现实的原因。第二,购买人寿命越长,年金的价值才越明显。因此,年金总是吸引一些注重养生趋年的人购买。保险公司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相应地提高了年金的价格。所以年金并不公平,其定价有利于长寿的人而不是普通大众。第三,年金也存在风险。因为你是和保险公司签的年金合同,一旦公司破产,你的年金也就打水漂了。第四,年金的计算方法复杂难懂,而人们是不喜欢复杂事物的。首先,它的名称就让人犯糊涂,很多被称为年金的资产并不符合年金的要求。保险公司提供的某些产品的名称中含有“年金”二字,而事实上却更像是共同基金:无需缴纳本金,也不保证终生收益。我这里所指的年金是“终身年金”,即在投保人有生之年,向投保人定期定额支付款项的保险产品。
框定思维是核心问题:投资者将年金视为高风险的赌博,短命即输,长寿即赢。而在经济学家和保险公司眼里,年金是一种保险产品:不是针对死亡,而是确保老有所养。他们将其称为长寿风险,就是说你比预想的要长寿,而养老的费用却不够用了。一般人都认为长寿是好事,经济学家则例外,因为他们对年老之后的经济风险有所顾忌。但是,年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老无所养的顾虑。话题又回到了杰弗电.布朗的框定实验。布朗说:
如果我惦记着银行里有多少存款的话,那购买年金实在太让人痛苦了。我投入了一大笔钱,而能不能收回还得看我活得了多久,这样的话。年金风险太离了。换一个角度,如果我考虑的是每天能够花多少钱,都购买年金其实也提不错的。
保险公司非常了解该领域的行为经济学研究,他们对消费者的心理弱点也了如指掌。于是,他们对产品加以调整,禱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金融需求。比方说,重新框定我们对年金的看法,突出年金的保险功能。
一些年金明确地被作为“长毒保险”出售,这些年金的价值在购买人岁数很大时(85岁以上)才能显现出来。还有一种办法是将年金与长期护理保险挂物,突出老年人量关心的两大问题资金保障和医疗保障。还有可变年金,它同时强调增长和收益。而这两者都是我们最在手的。“保证死亡利盛”的变化最大。保险公司希望通过保证死亡利益消除人们对年金即“博命”的威策。假如你在年金生效之前去世,那么你或是你的受盛人可以收回之前什的款项。
保险公同应用行为经济学,促使年金产品发展迅猛,品种不断翻新,曾经乏善可陈的保险业竟然站到了金融创新的舞台中央,而且似乎这种成功推广年金的趋势仍将延续。
对此,我不抱乐观态度,年金的推广依然没能摆脱一个羁绊,即人们心理上:的控制欲。购买了年金就意味着交出了金钱的控制权。或许保险商允许你购回年金,可达成这项条件也代价不菲(本来,年金是不可联回的)。“不可赎回",就是花出去的钱如波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假如你手头有100 万美元,购买年金之后,这笔钱就被划到了保险公司名下。尽管每个月你都能收到一笔款项,可原来的100 万美元却已经不属于你了。
年金的确可以为你免除老无所养的风险,却叉带来了其他烦恼.比方说,你或你的孙子大病一场,急需用钱,这时你的钱却被捏在保险商的手里。抛开抱病这类事不说,谁都希望有自由支配财富的权利。比方说,有人可能感意花I.5万美元买一瓶香槟,然后在夜总会在政时尽情喷酒:有人可能梦想着去一次迪拜,在那里疯狂购物,大肆挥霍,然后两手空空地回来。类似的欲望可能每个人都有。要想实现这些梦想,仅仅依靠每月保险公司分发的那点养老年金可不大现实。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你愿不愿意以年金的形式保障退休后的消费?我认为这个问题与是否理性无关,个人愿意如何投资、如何消费,仅仅取决于个人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