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股市分析]告别“日光基”与爆款基金基金发行降温未尝不是好事
最近,火爆的基金市场呈现出发行降温的趋势。如在刚刚过去的2月份,新基金发行表现为“双降”的格局。一方面是新成立的基金数量下降,2月共成立新基金39只,创下40个月的新低;另一方面是单月募集资金规模下降,2月募集资金共计为1499亿份,而今年1月的份额规模高达5542亿份,环比降幅超过七成,同时该数据也创下2020年3月以来的新低。
基金发行降温的局面也延续到了3月份。3月1日是星期一,自去年以来,每周一都上演新基金扎堆发行的盛况,爆款基金接二连三出现。而3月1日这一盛况却没有重演。当天有25只新基金进入首发,这其中不乏南方基金应帅、汇添富基金胡昕炜、招商基金王景、中欧基金王健等知名基金经理的新产品。但当天却未现“日光基”,更没有爆款基金涌现。
对于熟悉基金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基金发行降温其实是基金市场的一种正常现象。通常说来,在股市行情向好,基金赚钱效应明显的时候,基金发行就会火爆,“日光基”、“秒光基”以及各种爆款基金都会争相涌现。而当股市行情不好,基金的赚钱效应变成了亏钱效应,基金发行就会降温。因此,基金发行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的,需要看基金的赚钱效应,更需要看股市行情的脸色。
而这一次基金发行降温,主要是由于进入牛年以来股市行情出现回调的缘故。尤其是机构抱团股,从牛年开市以来即出现大幅回落的走势,如贵州茅台,截止3月1日,其股价较春节前下跌了20%。而投资基金正是抱团股的主力。在抱团股上涨时,投资基金收益丰厚,因此带动了基金发行的火爆。而抱团股的大幅下调,则带给基金的是亏钱效应。如在2月18日至2月26日期间,全市场超2000只基金,净值跌幅超过10%,超500只基金同期净值跌幅超15%,有的跌幅甚至超过20%。正是基金的这种亏钱效应,硬是把投资者吓倒了。基金发行降温因此是在意料之中的。
其实对于基金市场来说,基金发行降温未必是一件坏事。毕竟基金发行降温并不代表基金发行从此进入低谷,实际上,基金发行降温与基金发行火爆是轮换出现的。基金发行火爆背后跟着的是基金发行的降温,而在基金发行降温背后走着的则是基金发行的火爆。二者都是基金发行环节经常会出现的。所以都需要客观对待,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
实际上,就目前的市况来看,基金发行降温反倒是一件好事。首先,基金发行降温有利于投资者冷静下来,进行反思,并在反思中走向成熟。因为近年来,由于基金发行一直火爆,而且基金认购之后,一直又都能赚钱,有的基金甚至还出现了收益翻番的赚钱效应,这就使得一些投资者完全没有了风险意识。一些投资者干脆就把新基金的申购当成了股票的“打新”,有新基金发行就申购。而如今难得出现基金亏钱效应,尤其是一些明星基金带头亏钱,这显然有利于投资者来认识基金的投资风险,同时也有利于投资者走向成熟。毕竟对于投资者来说,亏钱是最好的教训,也是最好的投资者教育。
其次,基金发行降温也有利于股市行情的调整,有利于相关个股风险的释放。在基金火爆发行之下,市场资金来源源源不断,推动抱团股股价节节升高,投资风险也因此一再放大。比如,白酒股在机构的抱团推动之下,贵州茅台的股价达到了2627.88元,市盈率超过了70倍,而其他白酒股,有的市盈率超过百倍。这样的股价与估值都严重地透支了公司的业绩,其投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但因为基金发行火爆,后续资金仍然像飞蛾扑火一样涌入,一些基金也因此变成了酒庄,纷纷重仓白酒股。如今,白酒股终于跳水了,其市场的投资风险也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释放。
基金发行降温对于基金公司来说也是一个喘息的机会。基金发行火爆,一家家公司都争相发行新基金到市场上抢钱。而在新基金争相发行的背后,基金公司面临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基金经理人选的问题,一方面是“一拖多”,一个基金经理打理多只基金,如有的基金经理管理20只甚至30只基金,有的基金经理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千亿。二是滥竽充数问题,由于新基金发行太快,一些没有多少投资经验的新人被推上了基金经理的岗位。而这显然都不是对投资者负责任的做法。因此,在经过了基金发行的持续火爆之后,基金公司确实需要有这样一个喘息的机会来处理内部的问题,以利于公司的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