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创板落地渐行渐近,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再受关注,投资者对于科创板权限的开通成为监管严查重点。比如,上交所最新下发了《关于落实科创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的通知》,要求券商严格把关科创板权限开通。
根据上交所的“通知”精神,券商需要全面核查已开通科创板交易权限的投资者真实情况,对于开通前账户资产变动异常的投资者要重新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进一步风险揭示等客户管理措施。而这其中的重点包括券商可以根据需要要求投资者提供资金来源,同时还可以进行追溯,已开通的账户也要重新核查。
上交所的“通知”对于落实科创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市场关注的“垫资开户”问题,明显具有针对性,可以起到对症下药的作用。
当然,这是从监管的角度来落实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而作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另一面,也就是投资者方面,也存在一个自觉遵守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问题。如果投资者能自觉遵守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那么,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的落实也就可以事半功倍。在这个问题上,本人建议投资者不要“混进”科创板。
投资者为什么不要“混进”科创板?究其原因在于科创板的风险远大于目前的A股市场。也正是基于这一缘故,所以这才有了“50万元+2年投资经历”的门槛设置。可以说这个门槛设置体现了管理层保护投资者的良苦用心,投资者切莫辜负了管理层的这番好意。而就科创板的风险来说至少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比如,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毕竟科创板公司的上市门槛低于目前的A股市场,甚至亏损企业也可以在科创板上市。科创板实行的是注册制,没有了证监会的审核环节,加上科创板公司很多还是创业过程中的企业,公司发展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不仅如此,科创板还允许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投资者的话语权进一步被削弱,这也很容易伤害到投资者的权益。并且,科创板的退市制度比目前的A股要严格得多,相对应的是科创板公司的退市风险也要大得多。而且由于目前市场对科创板充满了期待,这也很容易导致科创板推出之初,科创板上市公司的股价被大幅高估,这也会给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带来较大的投资风险。
也许有投资者会说,自己进入科创板重在打新,去搏取打新收益。但这个其实也并不容易。一是科创板打新在新股份额的分配上向网下倾斜。总股本在4亿股以下的,期初发行份额的70%面向网下发行;总股本在4亿股以上的,80%份额向网下发行,留给网上发行的份额较少,个人投资者打新中签并不容易。二是不排除新股破发的可能。毕竟科创板公司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公司甚至还会带着亏损上市,这样的公司一旦发行价偏高,不排除上市后出现破发。
也正因如此,对于不符合开户条件的投资者,请不要削尖脑壳千方百计地“混进”科创板,这不仅辜负了管理层保护投资者的好意,而且也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行为。不仅如此,就是那些符合科创板开户条件的投资者,在投资科创板问题上也需要多一份谨慎,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毕竟投资重在长远,而不急于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