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长期观察,确信中国存在一种畸形的经济舆论现象:基于老百姓担心物价上涨的心理,也基于“通货膨胀无论如何都是货币问题”的错误认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刻意采用“放水、房价、贬值”等一系列夸张而敏感的词汇渲染氛围,其目的无非是哄抬国人通胀预期,并借此绑架货币政策操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央行基于中国经济的现实需要,轻微地放宽了一点货币供给,这使得1月份M2增长率出现轻微回升,于是央行“放水”的声音则不绝于耳,各色渲染式的夸张表述又开始了。尤其是在股市对货币政策做出积极反应之时,这样的情况越发严重。
这不是很坏的一种情况吗?当然,中国的经济舆论氛围实际非常糟糕,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尤其是各色经济分析文章,鉴于其逻辑复杂、结论多样、难判对错等基本特征,年轻的媒体人和非专业的媒体监管者都很难断定其中的是非,于是他们就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应对这样的文章。为什么方法?看头衔。谁的头衔大,谁的头衔光鲜,谁的文章就可被刊用、谁说的就对。殊不知,猫腻就在其间。大量被冠以大名头儿的经济学家占据了中国财经媒体版面的重要位置,但他们说得针对吗?其实问题很大。
比如我们老百姓最恨的物价上涨,几乎所有人都称之为通货膨胀,其基本意义已经变成了: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因为通货膨胀无论如何都是货币问题,所以“物价上涨无论如何都是货币问题”。对吗?物价上涨无论如何都是货币问题?显然不对。物价涨跌一般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货币超发可能会导致需求增加,从而拉动物价上涨。但是,供给不足是不是同样导致物价上涨?当然,那这是货币超发的问题吗?当然不是。当年,在商品供给严重不足的条件下中国搞价格闯关,引起物价飞涨,那样的物价上涨根本就不是货币问题;现在也一样,过去未被计入成本农业生产成本——人力成本、土地成本、水利成本、运输成本等等,现在全部商品化、显性化,这当然会推高农产品价格、食品价格,进而传导为CPI上涨,这是货币问题吗?
理论必须从实际出发,经济学分析也不例外。事实上,物价上涨的原因很多,货币超发——通货膨胀只是其中一种诱因。我认为,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也只是从货币角度揭示了“因通货膨胀(货币超发)而导致物价上涨”这一种情况,而并未完整地揭示物价上涨的全部原因。作为经济学家,能够较为充分地从一个角度揭示事物发展的一部分规律已经很了不起了,但作为运用者,我们绝不能被单一理论束缚而管中窥豹。
“货币超发而拉高物价”必有重要前提:市场需要旺盛。所以从实际出发,在市场疲弱、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适度增加货币投放有利于刺激需求,而使经济走向正轨。这也是为什么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敢于大规模投放基础货币的关键,美国经济率先恢复了增长动力,所以它会适度回笼货币。现在有些经济学家说,基于过去大规模投放货币,未来美国经济会遇到大麻烦。真的吗?麻烦在哪?物价飞涨吗?过去10年谁看到物价飞涨了?未来的物价预期是涨是跌?
那谁能告诉我们麻烦具体从哪显现?美国会出现股灾?出现了吗?刚刚有点苗头美联储不就改变政策了?不就回归正常了?还有什么麻烦?美元被抛弃?地位受挑战?也许存在这样的问题。但如果不是美国到处制裁、封锁,各国政府会被迫抛弃美元吗?再者说,在宽松的金融环境中,美国经济能够全球一枝独秀,美元还会被抛弃吗?美元地位被撼动的基础还存在吗?
货币为经济服务,而绝不能经济为货币服务,我们绝不能、也不该本末倒置。无论是宽松、适度宽松、中性、适度紧缩、紧缩——这些都该是货币政策的选项,都是一个国家中央银行依据经济需求可以采用的宏观调节手段,凭什么中国货币政策只能紧不能松?凭什么中国股市只能跌不能涨?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宏观调节手段,而绝不能给它戴上手铐,更不能把“不搞大水漫灌”等同于拒绝略偏宽松、适度宽松。
按照中国经济现状,我们不仅需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改革力度,同时还要着力拉动需求。在我看来,供给和需求相辅相成,没有需求的支持,供给能力则无法释放,所以供给和需求绝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偏废其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以偏紧的货币政策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有失偏颇,原因就在于偏紧的货币政策抑制了国内的有效需求。所以现在需要纠正,供给侧和需求侧政策必须平衡发力,这也是货币政策必须略偏宽松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