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实行QDII的初衷是要激活低迷的香港股票市场。2001年以来,港股成交持续下调,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由2000年的140亿港元降至2001年的90亿港元,而2002年首季再减至70多亿港元;市场持续萎靡,创业板更是一泻千里。显然,香港股市已经到了需要外力提振的时候了。而QDII机制虽然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步骤之一,但市场人士分析,结合目前的现实情况,它更像是中央抛给香港的一只“救生圈”。
毋庸置疑,QDII对于香港证券市场来说将是一个重要的资金动力。QDII制度一旦浮出水面,由于内地投资者对H股和红筹股比较熟悉,此类股票可能会受到追捧,这有利于香港证券市场的繁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该项政策的实施,对于沪深B股和A股整体市场则可能造成较大的冲击。
内地资金投资港股的现象由来已久,原因不外是利之所在。内地股民早已利用各种途径抽调资金来港炒作,但由于国家实行外汇管制,此做法原则上是非法的。有人认为,QDII正是为“走资”合法化和规范化开了绿灯。虽然说实施QDII制度将有利于引导国内居民通过正常的渠道参与境外投资,减轻资本非法外逃的压力,将资本流出置于可监控的范围之内,但事情都有两面性,引人QDII也可能会使B股市场开放的悲剧再次上演。在B股市场对内开放之前,就有许多国内居民变相进入原本只有外国投资者才可参与的B股市场,于是乎管理层索性将B股市场向国内居民开放,结果外资股东赚钱就跑,纷纷撤离,倒是套牢了一批中国老百姓。许多人担心,引人QDII,让国内股民投资于港股,有可能再现开放B股市场的悲剧。经济学者韩志国日前发表文章也表示出对这一问题的忧虑。他认为,香港股市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国际资本翻云覆雨,如果对这个市场没有相当的了解和足够的经验,就很可能成为国际资本“博傻”的对象,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利益损失。
归纳各方面的意见,有两点看法基本上是共同的:
其一,QDII的出现可能加剧市场资金的供需矛盾。业内人士,如果QDII制度启动,港股对内地拥有外汇账户的投资者而言,其吸引力大大超过内地B股。比较之下,投资港股的系统风险要小得多,香港市场是内地资金寻求出路的较优选择。去年就有不少投资者通过各种地下渠道在香港股市进行交易,现在建立合法通道后,资金分流的效应不可避免。对内地的B股市场来说,QDII无疑是一个重大利空,在A股与B股市场已经出现连动效应的情况下,如果B股市场大幅下挫,那就不可避免地会殃及A股市场,进而引发市场的整体波动。而且,内地市场股价的比价效应也会对深沪股市造成压力。并且,市场的开放不只是制度和规则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更由于市场的国际化,股价(市盈率)水平也将趋于一致,这又将使大盘价值中枢下移,引起股市下跌。
其二,QDII对激活香港股市的作用并不大。有人认为,推出QDII,不仅将对沪深股市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也未必就能激活香港股市。据根据香港联交所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01年10月底,在香港联发所上市的公司总市值为4450亿美元,相当于36800亿元人民币,为我国沪深股市现有流通市值的2.77倍。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大概占I%到2%的QDII资金能激活这个市场吗?何况,这些投入的资金不可能一次全部进入市场,要分期分批进行,因而使其作用要打一定的折扣。即使QDII的投资对象仅为H股,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H股企业不但股本巨大,而且大都多重上市。在国际金融市场持续进入低潮且各地股市联动效应明显的条件下,QDII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许多市场人士认为,目前我们首先要致力于我们自己市场的制度建设与矛盾化解,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我国股市的市场化与国际化进程。同时,对带有浓厚国有企业特点的H股与红筹股,最重要的也应该是推进它们向市场化的方向转变,而不能在市场融资上给它们开过大的口子,否则,国有企业的“资金饥渴症”就会在这些上市公司中无限延续。至今为止,管理层迟迟没有实施QDII制度,也许正是考虑到了该项制度实施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