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巴菲特专注F经营刚取得主控权的伯克希尔公司,但他仍然对股票市场的变化保持高度关注。在大部分专业投资人士认为1973年和1974年是不宜投资的时机的时候,格雷厄姆的学生巴菲特却认为这段时间充满了投资机会,而且是最好的进人时BL。
巴菲特曾在美国斯用福大学法学院的演讲中描述他投资《华盛顿邮报》的理由,他说:“我们在1974年以80000万美元的代价买下了《华盛顿邮报》,如果你现在随便请100位研究员评估《华盛顿邮报》的价值,他们一定表示它大约值4亿美元。但我们却以8000万美元的成本买F当时值仅约4000万美元的《华盛顿邮报》,按照贝他系数和其他的现代投资学理论,有人认为投资风险太大,并且可能使该公司股票价格波动加剧。类以这种似是而非的理论,实在令我难以接受。”
收购《华盛顿邮报》的举动显示了巴菲特采取了和当时大部分投资专家相当不同的投资策略。同时,他也非常了解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主要强调的三大基本主张:风险概念分散风险的必要性和效率市场的存在。
让我们再复述一下前面曾提到过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风险通常被定义为股票价格的波动性。但巴菲特认为,股票价格下跌是赚钱更多的好机会,因此股票价格越跌,就越是降低了巴菲特认为的投资风险。他认为,如果从投资人就是企业老板的角度看,取得股权的成本当然是越低越好,相对的风险也比较低.因此,他认为学术界对风险的定义不但失真,而且导致人们的观念混乱。巴菲特本人对风险的定义是:投资行为导致轻微损失或重大损失的可能性。风险在于所投资的标的公司的内在价值是实质性增长还是本质性衰退,它与公司股票价格涨跌无关。他认为真正的风险在于“因投资行为面产生的税后净利是否超过原始投资金额加上按投资时利率水平计算的利息之和"。投资之所以可能导致轻微或重大损失,主要原因是误判了影响该投资是否获利的四个重要因素(见表1.1),另外可能的原因是受到其他无法掌握和预测的因素的影响,如税率和通货膨胀的变动等。
为了使原始投资的报酬最起码能还本,巴菲特鼓励投资人牢记四大标准。
巴菲特认为,风险的大小也和投资人预计持股时间息息相关。如果你打算今天抢进股票明天就抛出持股的话,你就是在从事高风险交易行为。预测股票价格的短期涨跌,就像扔硬币看落下时哪-面朝上的赌注一样,你起码有一半会输的机会。但是如果你把持股时间拉长到数年之久,只要当初的投资合乎逻辑,投资风险就会大幅降低。巴菲特说:“ 如果要我衡景今天早上买进可口可乐然后明天一大早就卖掉的风险有多高,我会认为这是一笔风险很高的投资。但是如果今早买进可口可乐了,然后持有10年之久,这样的投资可以算是无风险投资。”
巴菲特分散风险的策略是从他的风险概念里延伸出来的,但是他对分散风险的看法也和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大不一样。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认为,分散风险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使组合内的个股波动性彼此抵消。但是如果你和巴菲特一样,都不在意股票价格短期的涨跌,那么你必须从相当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投资组合对分散风险的意义。巴菲特说:“我们投资组合的策略和先前所提到的传统投资人的策略是不同的。有些人也许认为我们的投资风险要比传统投资组合风险高得多,但我们相信集中投资少数股票的投资组合实际上反面会降低风险。由于持股种类较少,我们可以更深人研究鼓投资公司的内在价值,相对残少投资人担心投资是否会亏损的次数,也同时降低了投资人对被投资公司经营本质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预期。”简单地说,你越透彻了解标的公司的所有状况,你所承担的投资风险就越小。
巴菲特认为,其实分散风险对多数投资人而言是一种简单的避险手段。他们不希望因为任何利空消息造成股票价格的表现落后于大盘,所以干脆采取散弹式的广泛投资,以期与大盘齐涨共跌。许多不懂得如何真正衡量被投资公司价值的投资人很自然就采用了这种投资方式。其实现代投资学理论主要是为耶些不懂得真正投资的人提共-些保护自己避免资产缩水的方法,但是这种保护却要付出代价。巴菲特认为,现代投资学不过是教投资人如何运用数学的平均观念,但那是连小学h年级学生都知道的方法,这种学说其实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如果现代投资理论学派的效南市场理论能成立的话,那么几乎不会有任何一个人的投资报酶率能够超越市场。就算有,也只是一种偶然,这种偶然是无法经常性打败市场的。然而,巴菲特在过去30多年卓越的投资成绩却证明的确有人能长期打败市场。许多采取巴菲特投资策略的投资人,其成绩也表明能最终打败市场。这种现象到底说明了什么?效市场理论还有没有用?效率市场理论的支持者似乎刻意忽略这些显而易见的矛盾现象,这些人不愿去拆穿效率市场理论被神化了的外衣,生怕破坏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信仰基础。
效率市场理论无法自圆其说的原因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投资人不见得都是理性的。根据效率市场理论,投资人运用所有信息作为投资参考,从面使股票价格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上。但是许多行为心理学研究报告指出,投资人不见得都有理性的預期。
投资人就算获得所有信息,也不见得能够选择其中最正确的信息作为参考,他们常常用某些捷径来决定股票价格,而不是通过基本面分析公司的内在价值。
投资人习惯用短期的股票价格表现作为投资参考,这就是他们的长期成绩无法战胜市易的原因。
其实,巴菲特对效率市场理论批评最激烈的一点就是,投资人根本无法通过股市的震落分析所有股票的信息,更无法发现较有价格上涨空间的股票。“投资人只不过现察了股票价格在一段时间内的表现后,就骤下结论认为股票价格表现永远都是理性的,事实上这两者的关系常常是南辕北辙的。”尽管这样,大学商学院还是将效都市场里论进行传教式的教授。巴菲特觉得,这种教育只有反效果,因为这种教学对学生和投资人造成的伤害,已大到不是他和格雷厄姆的其他学生所能弥补的了。如果能说服他们,使他们认识到效率市场论是无用的理论,那么,对他们无论是在理财还是身心方面的E而影利恐怕是深远的。但巴菲特又认为,从自私的观点看,应捐款支持学校将效率市场理论水远纳人商学院必读的教学内容,因为假如没有这一无知的理论.巴非特赚大钱的机会反面会因此大大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