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企并购标杆
无论国企或民企,过度注重控制权,普遍不愿意让出控制权,而我国的企业关注的往往不是企业的发展和成长,而是避免控制权被稀释。他们更愿意接受来自财务投资者的小额资本,将战略投资者的大额融资拒之门外。而声誉卓著的私募股权公司通常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出现。
现在许多国企都在引入投资人。如果盘子大,就可能会动用杠杆收购手段。通过这种方式,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全部或部分退出,管理层获得一定的股份,同时大牌投资人顺利进入,可以说是“一石三鸟”。
因为中国大多数国企负债比例高,不良资产多,需要合适的融资途径来解决资本运营环节的大量资金,即使少数有条件以自有资金购并的国企,也应考虑适度融资,以实现资本结构的最优化,降低收购资金成本。目前,中国国企运用杠杆收购有诸多有利条件,如政府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而采取的一系列启动经济的措施,鼓励通过国企购并进行战略性改组和调整产业结构,人民银行一再降低存贷款利率并增加货币投入,以及启动财政杠杆等。
然而,要恰当地运用杠杆收购,就要在遵循政府政策导向的前提下,减少对猎物企业的盲目性炒作和投机,通过杠杆收购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国企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把杠杆收购引向健康轨道。在中国,杠杆收购尚未被各方普遍认识和接受,更缺乏法律依据的保障,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也并非是空白。
例如,被广泛关注并引起强烈反响的“中策现象”。香港中策集团公司1993年一方面通过国际金融资本,另一方面采用压低收购价格、分期付款、拖延付款等方法降低资金支出,大举收购内地国有企业,并予以转手出售所购的国有企业股权。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产权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发展,杠杆收购必将受到重视。然而,目前中国国企涉足的杠杆收购还只能算是一种“准杠杆收购”,并非国外真正意义上的杠杆收购。但杠杆收购在中国国企资本运营中的具体运用,仍不乏启发性和借鉴性。
当国有企业面对众多有意愿参与其改制的国外私募基金投资者时,也需要全方位考虑、选择有利于国有企业自身改制的战略投资者。由于国外私募基金并非实质经济部门的公司,所以它们的投资行为收益可能来自裁撒企业员工、财务协同效应和利用被改制国有企业的价值低估机会等。因此,国有企业在引进国外私募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其改制时,在考虑投资者能为国有企业带来诸多利益的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投资者为国有企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国外基金对国内中小企业的关注
在好孩子交易曝光前几天,《华尔街日报》报道了这类小企业,它们从事行业的产品或许比童车更不起眼,如指甲刀、扑克、警灯、油画布等。在2007年,会有更多的“隐形冠军”得到私人基金的青睐,这些企业未必非常有名,但它们却专注于某一个单一市场,并且是该行业的领导者,当然,有相当比例的海外业务那就更好。
好孩子集团被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盯上,最大的意义恐怕在于一方面使国内其他行业当中的“隐形冠军”备受鼓舞,另一方面,也引起国外基金对国内中小企业的关注。私募股权为我国中小企业带来的机会是巨大的。首先,充沛的资金为企业成长提供了保障,这对于技术尚未完全成形、预期前景未明确的技术型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其次,比资金更为重要的是能力的提升。私募股权公司具有在多个行业和领域的投资经验,也有成熟的管理团队和控制特定市场的能力。它们可以利用其国际声誉和关系网络为被投资对象吸引最好的管理人才及治理机制,还可依赖自身资源帮助合资公司进入新市场和寻找战略伙伴,拓展财务资源以及商业伙伴,发挥协同效应,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私募股权公司有效的报告制度和监控制度可保证其与企业管理层进行密切沟通与合作,进行战略指导,参与重大决策,或否决企业某些偏离主营业务的计划。最后是谋求上市的品牌效应。对期望在国内或海外上市的中小企业,私募股权公司通常有良好的品牌、经验和信誉,可为企业带来增值服务。私募股权公司通常在重组过程中已对企业进行了相应的财务、金融和法律等方面的再造,在寻求上市时更容易找到具有同样国际声誉的承销商。
许多私募股权公司本身是投资银行的下属机构,其优势更是不言而喻。因此,除资金外,私募股权可以帮助规范企业法律结构与财务结构,设计一个能被股市看好的、清晰的商业模式,提供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专业帮助而这些正是我国中小企业当前最需要的。
3.展望——金融危机对杠杆井购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私募资金的影响并不表现在资金募集方面。与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相比,私募资金的来源比以前少了一些,但变化并不明显,最大的改变是从银行贷款的难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例如,一家资金规模2亿美元的私募基金以前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收购价值20亿美元的企业,但是随着金融系统信贷紧缩,现在这家私募基金只能贷到2亿美元,其收购企业的规模只有4亿美元,以前的杠杆化效应没有了。
对于私募基金来讲,由于经济基本面恶化,市场价格严重下滑,即使不少企业具有投资价值,但是限于融资困难,私募基金对于企业并购的数量和规模都比以前小了很多。过去几年是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鼎盛的时期。经历过这场金融危机之后,相关的基金行业要恢复到以前的水平恐怕需要5~10年的时间,私募基金的经营模式仍然是很有前途的,它通过对企业的并购重组创造价值,一旦银行系统恢复过来,私募基金行业也会重新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