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反其道而行之
要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而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巴菲特
华尔街有句老话:“市场是由恐惧和贪婪两种情绪驱动的。”这个做投资的人都知道,恐惧与贪婪是投资的大敌,如果能够克服这两大缺点,投资就变得轻而易举了。虽然此言简单,却真实地反映了心理因素对人类投资行为的影响。无论多么精明或者富有经验的投资者都会受市场情绪影响,从而令判断出现偏差,行为受到干扰。
贪婪导致我们在市场高位时无视风险,盲目投资,在投资中不断加码,甚至借钱炒股;而恐惧导致我们过分担心风险,不敢投资,错过了市场增长的最好时期。那么,面对贪婪和恐惧,我们该如何做呢?“股神”巴菲特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应该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而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巴菲特在1967 -1976年的两次牛市经历中,深刻领悟了这句话的魅力。同时,他也给广大投资者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第一次是在1967一1970年。1967年,美国标准普尔指数上涨了31%,成交量比10多年前上涨5倍;1968年,大盘上涨了11%,成交量比上一年又翻了一倍。成交量持续暴增,交易所电脑承受不了,经常出现堵单现象,整个市场都疯狂了。甚至连投资债券的慈善基金会也开始大规模购买股票,因为他们害怕错过机会难得的牛市—他们宁可出现过错,也不想错过。1969年,道琼斯指数冲破了1000点,按照市盈率计算,当时IBM是39倍、思乐是50倍、雅芳是56倍。
看看股市天天上涨,随便买只股票都能轻松地赚钱,这让巴菲特左右为难。巴菲特一直信奉价值投资的理念,只买价值被低估的股票,此时是应该参与市场疯狂的追涨游戏还是坚持原来的价值投资?当时巴菲特39岁,身价接近1000万美元。足足经过了4个月的思考,巴菲特最终不但没有卷入这股投资狂潮,反而决定解散自己的投资公司,把所有资金返还给投资合伙人。
1969年年底,大盘开始从高处回落。到1970年5月,美国股市的很多热门股票的价格已经跌去50%。巴菲特却无股一身轻,他躲过了一场股灾。
市场越疯狂,越要反对贪婪,要见好就收。对巴菲特而言,股票就像商品,当价格远远超过其价值时,就根本不值得买,越涨越不值得买。这就是巴菲特在第一次牛市中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巴菲特不久后又遇到了第二次牛市。
1970年,美国标准普尔指数开始反弹,到年底涨了4%,1971年形势大好,又涨了15% , 1972年更是涨了19%。当时有一群被称为“靓丽50股”的蓝筹股极受市场青睐,其市盈率高达80倍。此时巴菲特已收购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40%的股份。该公司账上资金为1亿多美元,但投资于股票的只占16%,面对让众人都感到兴奋的股市形势,巴菲特却很无奈,他说:“我就像一个好色的小伙子,来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上,想买却什么也买不到。”那段时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决定是不再接收新的资金管理。
事实证明了巴菲特的眼光很独到,疯狂之下必有大险。时至1973年,大盘暴跌15%,第二年又跌去了26%,大盘从1000点跌到了500点,一个大熊市让华尔街如同从严夏过渡到了寒冬。群众再次疯狂起来,但这一次他们是疯狂地夺路而逃,而不是争先恐后地挤进来了。结果“靓丽50股”80倍的市盈率转眼之间变成了8倍,大量股票无人问津。
此时,巴菲特却兴奋起来了。“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蛰伏三年的巴菲特呼应上一次的话,再次幽幽地说:“我就像一个好色的小伙子,来到了女儿国,买股票的大好机会到了!”大量跌到内在价值以下的股票出现在巴菲特面前,让他捡了个大便宜。结果,1975一1976年美国股市大涨60%的时候,巴菲特赚了80%!
股市原本就是一个让人疯狂的地方,所以当人们的行为变得极度疯狂的时候,或许那就是股市将出现巨大转折的最后时刻。这是股票投资中一条非常重要的逆向思维操作法则,因为无数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大部分投资者在关键时刻的决策都是错误的,真理始终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所以我们要适时地反其道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