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先生”的故事
“市场先生”是你的仆人,而不是你的向导。
——股神”沃伦·巴菲特
在对市场的看法上,巴菲特尤为推崇他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的理解。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之父,他用“市场先生”的比喻来表明市场的非理性和波动性。巴菲特进一步完善了这一思想,指出“市场先生”只应是投资者的仆人而不是向导。
格雷厄姆把市场上所有交易对手集合成一个叫“市场先生”的人,他每天都会报出你所持股票的买价和卖价,你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决定是减仓、加仓还是继续持有。然而这位先生情绪十分不稳定,他的报价也常常与公司实际价值相偏离。当他心情愉快时.他会夸大利好因素,盲目哄抬价格;而当他悲观失望时则会觉得一切都毫无价值,于是疯狂压低价格。由于“市场先生“经常会昏头昏脑,误判公司价值,所以如果投资者被他的情绪所左右,完全根据他的观点来操作自己的投资,就会犯下大错。
巴菲特认为要正确投资需处理好与“市场先生”的关系,不让他主导自己的投资决定,而是利用他价格变动的时机与之进行理性交易。在他意志消沉的时候从他手里低价买入好公司股票,就能实现低成本高回报;而当他情绪亢奋的时候可以把手里股票高价卖给他。当然,如果手里握有超级黄金股也可以对其兴奋置之不理,因为好公司自会带来你超额回报。由于价格波动毫无规律,全凭他一时高兴,因此唯一的投资参考因素就只能是公司的自身价值。投资者若比“市场先生”更了解公司价值,就能成竹在胸,安然面对股价涨跌,利用“市场先生"的弱点为己谋利。
在投资过程中,巴菲特深刻认识到了与“市场先生“打交道的窍门,他从来不跟随其报价追涨杀跌,也不预测短期股价走势,更不短线操作,谋取差价,他把这些行为称为投机而不是投资。他明白,试图掌控“市场先生”的情绪变化规律是徒劳的,在他垄断的价格上做文章也是不明智的,只有抓住公司价值才是唯一可靠的终极途径。他谨慎选择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吉列、富国银行等优秀公司股票趁“市场先生“情绪低落的时机大幅低价买进,最终战胜了市场,获得了高额回报。
很多投资者都喜欢每天观察股价,看到自己的投资跑赢大盘就喜不自禁,反之则焦头烂额。这实际上就是被“市场先生”牵着鼻子走,不仅情绪大受影响,担惊受怕,睡眠不稳,而且心智也会受到扰乱,丧失客观的理性和判断力。因此记住巴菲特关于“市场先生”的经典描述吧,你会发现投资和生活都轻松得多,也稳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