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的智慧
投资法则之一是袖手旁观,除非真有重大事情发生.大部分的投资人总喜欢进进出出,找些事情做,而我更愿意坐下来等待大势的自然发展。
——吉姆·罗杰斯
作为股神巴菲特眼中最为优秀的市场趋势把握者,吉姆·罗杰斯(投资大师、奥地利股市之父)对市场大势的理解往往十分精准,他把自己的投资秘诀归纳为“袖手旁观”几个字,相信唯有不变才能应万变。
罗杰斯认为,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上,不动声色、静观其变才是最好的应对之策,如果跟在市场后面亦步亦趋,一有风吹草动就迅速作出反应,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忽略其中最本质核心的东西。相比起频繁介入者,旁观者更容易平心静气,处变不惊,他们并非浑浑噩噩,像驼鸟一样埋头逃避,只是不喜欢追涨杀跌,为短期市场表现埋单。他们通常不走捷径,踏踏实实选择最有把握获胜的投资标的,投入之后便顺其自然,不到重大事件发生不予动作。与他们的淡定从容相比,现在的投资者大都喜欢不断出击,害怕不作为就会影响收益,这是浮躁不安心理的表现,会更大程度地加深他们的恐惧和贪婪。
罗杰斯在投资活动中多次运用“袖手旁观”策略,如购买西德股票就是这一理念的一次完美运用。1982年,罗杰斯看多西德经济,认为经过21年的待续发展,西德经济已相当稳定,具备投资价值,尤其是总统大选在即,这将更加刺激西德股市,使其走上长时期的繁盛之路。于是他分批买进西德股票,买入后不看分析报告、参考消息,连成交价也不去关注,完全任由市场自行处置。他对西德股市前景抱有乐观信念,打算持有这些股票至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不管其股价如何变化都按兵不动。就这样,他在1985年与1986年初分批卖出这些股票,获得了3倍利润。
罗杰斯的"袖手旁观”理念在市场上颇具个性,它与很多人崇信的积极介入理念大相径庭。不少投资者从踏入股市的第一天起,就具备了强烈的“主入翁”意识与参与感。他们津津乐道于奇妙的股民身份,喜欢用频繁的判断、决策来证明自己的智慧与价值。他们不断猜测市场走向,咨询各类专家的权威意见,套取所有可能的内幕消息,频繁交易,短线操作,不惜用自己的收益来大胆试错......结果越是积极主动,反应迅速,越是与市场大势渐行渐远。其实,真正成功的投资者看重的不是匆忙踩点,而是每一下都踩在点上,只要步法正确,即使只迈出十步也比乱踏百步的人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