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下一个“公司
小心那些被吹捧成某某公司第二的公司。
——彼得·林奇
天才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投资奇才、全球最佳基金经理)在很多场合都阐述过自己避而不买的几种类型股票.所谓的"某某公司第二”就是其中具有隐蔽性的一种。
彼得·林奇认为,一家公司被称为“某某公司第二",并不能代表这家公司本身具有升值活力,反而县它即将破灭的讯号。那些被吹捧成“下一个某某"的公司几乎从来不会产生与其模仿对象相似的卓越业绩,通常只是昙花一现,在摇旗呐喊一番后渐渐销声匿迹。众多事实和投资经验证明,“下一个“如同可怕的死亡魔咒,不仅使“某某第二”运势急转直下,而且常常连累那些王牌正宗也成为昨日黄花。因此,投资者一定要擦亮双眼,远远避开那些贴着“下一个“标签的蛊惑者,不然也会被神奇魔咒的连环效应所击中,无处藏身。
被“下一个“魔咒惩罚过的公司数量众多,如儿童世界和仓库俱乐部,前者被称为“下一个美国玩具反斗城”,后者则是“下一个价得好俱乐部”,它们的发展前景都颇令入堪忧。伟大的IBM公司也不幸坠入了这一陷阱,当众多的计算机公司纷纷冠以"IBM第二"的称谓时,它的业绩就开始缩水一一当然那些效仿者缩水更多,因此现在大多数电脑公司都不敢重蹈覆辙,跟IBM攀亲带故。美国环城公司在消费性电子商品零售市场声名鹊起后,出现了5家被高举为“下一个环城公司”的公司,它们的股票市值在数年间下跌了59%~96%,幸运的是这次环城公司不知用什么办法摆脱了IBM那样的厄运,反而价格上涨了4倍。林奇告诫投资者,模仿者的生命力通常都不会很强,面对这样的“山寨”公司,最好的办法是拒绝、远离,千万不要被其夸张的噱头和造势所迷惑,稀里糊涂地上当受骗。
“下一个“公司通常是些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庸常之辈,想借势而起却翻了跟头。它们大多名不副实,不具备充分的成长性和实际价值。事实上,真正有竞争实力的公司不会依靠"某某第二"的名头夺人眼球,而是试图通过凸显自身独特价值来一炮打响。投资者应小心避开那些投机的“下一个“公司,寻找独一无二的“这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