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价值的评估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实现的,现行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主要有四类:收益现值法、市场比较法、重置成本法和实物期权法。在企业价值评估活动中,选择什么样的估值模型将对企业估值产生较大的影响。现在对现金流贴现模型与市场比较法进行优劣分析。
市场比较法
目前国际上对企业价值评估采用市场比较法,主要表现为价格乘数估值法,该方法是指:将目标公司的某个参考比率与市场上可比企业或者行业的参考比率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目标公司的评估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
价格乘数法的理论基础是“同价理论”,即两种类似的资产应该有一样的价格,所以该方法的应用的关键是:在市场上选取一可比公司,然后选取标准化价值标准(如市盈率指标P/E)(最好应用标准化的价值比率进行价值评估)。从表面上看,基于价格乘数的价值评估方法似乎很简单,但在实践中它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首先,真正可比较公司的认定常常是非常困难的。其次,关于如何计算价格乘数也有很多选择。最后,解释为什么不同公司的价格乘数是各异的,以及另一家公司的价格乘数是否适用于正在被评估的公司,需要对每一种价格乘数的决定因素有充分了解。
现金流贴现法
一、股利贴现法
根据证券定价原理,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内在价值是由股票持有者未来从该公司所能获得的现金股利的现值决定的。股利折现模型符合人们所习惯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价值决定理论,比较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股利贴现法
其具有以下特点:
1、公司的股利预期相对较为容易和简单。
2、折现率为股权资本成本率,简化了折现率的处理。
3、公司分配给股东的现金股利知识公司所实现收益的一部分,仅仅使用公司所实现收益的不固定的一部分(派息比率是可以调整的)来评估公司股权的内在价值,显然是不全面的。
4、如果一个公司实现了收益,但是出于各种原因,公司长期实现不分配股利政策(这在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并非个案),岂不是公司的股权内在价值就为零?答案显然不是。
二、现金流贴现法
现金流贴现法对于所有权的理解是从一个可以改变公司股利政策的,并对企业有实际控制权的收购者角度出发。与之相对的,股利折现法对于所有权的理解是从一个对公司股利政策没有直接控制权的小股东角度出发。如果投资者愿意为获得公司的控制权而支付一定的价格,那么用上述两种不同模型推导出来的同一家公司的价值可能有所不同。
现金流贴现模型作为企业价值评估的主流方法,其前提条件是,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可以预测。
其理论依据是:企业价值是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提供报酬能力的价值,可以表述为报酬能力与风险水平的函数,即企业价值=f(报酬能力,风险水平)。其中报酬能力可以表述为现金流量。由于净现金流量指标把不同时点的现金流,按统一的合适的折现率这算到同一时点上,表明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与风险影响因素,因而这种方法能够反映企业真实的内在价值。
现金流贴现法认为企业的价值为预期未来产生的新进来按照适当的贴现率进行贴现后的现值。企业现金流贴现法公式:
企业现金流贴现法公式
现金流贴现模型适合在下述情况下使用:
1、很多公司不支付股利,或者支付很少的现金股利。
2、股利的支付是由董事会决定,因此,可能导致对于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的反映失实。
3、如果某公司被视作收购对象,现金流贴现法更合适,因为新股东才有决定现金流的分配。
同时,现金流量指标在开展财务决策、评价公司业绩等方面具有利润指标无法企及的优势,“现金为王”的财务理念已经被大众所接受。需要指出的是,股利、股票回购、股票发行以及负债比例的变化对FCFF是没有影响的,这一优势也是选择使用现金流贴现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原因之一。
当然,现金流贴现模型存在的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表现为如下方面:
1、该估值方法特别强调“预期”的概念的,认为企业价值大小取决于未来现金流量的多少。然而“预期”毕竟是预先推测和期望,在实际过程中会隐含许多变数,未来是不确定的,要准确判断模型的未来变量是相当困难的,这必然削弱该估值方法的有效性。
2、关于折现率的确定,西方国家主要运用MM定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等得出权益资本成本,且有很多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都从事专门测算工作,加上市场经济的发达体系,各种制度、交易规则笔记稳定和健全,因而风险容易估计和度量。我国处于体质转轨时期,资本市场比较落后,各项制度规则尚不完善,从而折现率的确定比价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现金流贴现模型在我国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很多时候投资人需要在短时间判断一家公司的好坏,很多经营者也需要定期对于经营行为进行检讨,寻找问题。除了行业分析、团队分析、企业资源分析等,最重要的当然是财务数据分析。作为非财务专业的投资人和决策者,如何在最短时间通过财务数据判断一家公司的好坏?我们给出一个最简洁的六步法清单。
一、盈利能力分析
1、销售利润比率指标通常表达盈利能力的高低。
销售利润率=当年净利润/当年销售收入
2、毛利率可以很简洁的找到企业的经营利润空间。毛利很低的企业通常盈利能力很差。
毛利率=毛利/当年销售收入
毛利=销售收入-成本
3、关注利润中多少是来自于主营业务,多少来自于其他业务,多少来自于投资收益,尤其是投资收益中的特殊情况,通常情况下,依靠主营业务获取稳定利润才是王道。
4、多年的销售数据比对和盈利能力指标比对能够帮助你更好的了解企业盈利能力变化趋势。通常是至少三年数据。
二、资产使用效率分析
如果说盈利能力代表企业能不能赚到钱,资产使用效率就代表企业经营者会不会做生意,代表整个团队的经营能力高低。
1、资产使用效率的最重要指标是资产周转效率。
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其中平均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
通常情况下,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代表企业运营效率越高。
2、资产使用效率不高很可能是多个原因造成,比如:存货周转速度慢,应收账款周转影响或者固定资产周转影响等。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
这个更加深入的分析向投资人展示在企业的运营能力方面,哪个部分在拖后腿,哪个部分还不错。
3、这个部分依然需要三年的数据作为比较和验证。
三、财务杠杆分析
1、对于企业股东而言,能够利用借款发展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当然前提是利率低于利润率。
财务杠杆=总资产/总负债
这个指标过高,表明企业风险大,这个指标过低,表明企业经营过于保守。
2、财务杠杆的背后还有一些其他辅助指标:
负债比率=总负债/总资产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大致等于流动资产减去负债的数字。这三个指标更多的表达经营中的债务风险,如何在杠杆利用与风险防范中找到一个平衡,是众多企业努力的关键。
四、综合杜邦分析
1、将盈利能力分析、经营能力分析和财务杠杆分析综合起来,就是杜邦分析的关键: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财务杠杆比率
2、这里的关键是在综合情况下做两个比较:
第一个是比较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高低,第二个是找到在企业净资产收益率高低的背后,哪个因素的贡献最大,哪个因素还有提升空间。
五、资产质量、收入真实度和利润质量是三个关键判断要点
1、资产质量的关键点有两个:
——变现速度
——重资产引发的固定资产比例较高的风险
——是否将应计入费用的强行计入资产
2、收入真实度关键点
——是否有不同年度的异常波动
——是否存在收入增加同时应收账款增加比例异常
——是否存在经营以外的巨额其他特殊收入,如投资收益
3、利润质量关键点
——影响利润的因素中成本更重要还是费用比例更大
——投资收益在利润中的支持力度有多大
——利润是否存在异常波动
六、行业分析要搞清
不同行业的指标会有很大差异,包括资产构成,利润比率,周转速度和负债率,因此不能简单将不同行业和商业模式的企业放在一起横向比较。理解行业特点,并在行业范围内进行比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行业特点分析
重点是分析整个行业基本数据,建议找到行业最优企业和行业中位数进行比较,较易发现企业的位置。
2、商业模式特点分析
即使在一个行业中,商业模式的不同也会影响到财务数据的结果和特点,我们一定不能脱离商业模式,要在把握商业模式的基础上看待所得到的数据,并能将数据和商业模式对应起来,找到连接点和因果关系。
财务数据虽然是企业分析的最重要手段,但财务数据并不是所有判断的全部,但往往在选择和判断的时候,财务数据的判断会成为最头疼的因素。上面的六步法仅仅是一个粗浅的框架,具体运用仍将存在很多问题和困惑,但这个清单希望能作为一个工作的有效思路和应用工具。
延伸——
关于财务分析以及价值投资精华总结
第一部分:财务指标分析
财务分析时,要综合分析企业在各个时期的情况,这样才会知道变动情况。
一、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的高低关系到资本的累积速度,是最重要的财务指标。例如:拥有25%净资产收益率的企业,在盈利不变模型中,4年就可以将股本权益翻番,10%则需要10年!
此项最好在15%以上,最佳区间为15%~25%。
不要考虑小于10%的企业,除非
①处于周期性行业低谷;
②因股东权益的变动而被摊薄(增发,配售等);
③正在筹建部分项目,尚未产生收益。等等
大于30%的要小心,因为大于30%的净资产收益率往往是不可持续的,此时买入无疑是出了一个过高的价格。因为高的利润率必然吸引竞争,除非企业有强大的优势将潜在竞争者排挤在门外。
注意以下情况可能导致净资产收益率的扭曲:
1、行业:是否因为处于垄断行业而取得如此大的净资产收益率?而这种垄断处于哪种类型?通常完全垄断的企业(如电力、通信、高速公路、石油等)要受到国家的管制,因此要小心政策风险。
2、负债率:因财务杠杆过大,放大了收益(或亏损)。高负债率同时意味着高风险。(高的财务杠杆同时放大了收益和亏损,而且有财务成本和还款压力。)
3、一次性收益:包括投资收益、追回往年已作坏账减值准备的坏账、出售资产、财政补贴(包括连续性的财政补贴,它将面临政策风险。)
4、资产价值低估(或高估):使得账面资产价值与实际资产价值偏离。(可因此寻找隐蔽资产型企业)。通常是一些资本型企业,如房地产、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
5、会计折旧方法:以前时间里过度加速折旧,使得目前的账面资产价值以及成本与实际严重不符,等于把以前的收益留到现在来用了。
6、周期:同时注意经济周期和行业周期。周期性行业往往是那些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以及生产耐用品的企业,如造船、航运、汽车、钢铁等。
7、财务造假:分析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盈利情况,做比较。如果找不到企业能产生如此高收益的理由,则宁可错过也不投入。另:关注现金流量表。
8、股东权益的变化:增发,配售等。
二、市盈率
在稳定盈利前提下,要求一个8%的必要收益率,20%的收益增长率(高于此则是一个风险很大的增长预期),以去年收益为基准,则得到以下一组参考数据:
市盈率倍数≦9.11315.618.722.527(27刚好是13的两倍)
13*70%去年今年明年后年第三年(即行情不好时也可三年解套)
考察市盈率一定要和历史水平相比较。
同时考察:付息率VS一年期银行利率。
注:此为简单模型,未考虑宏观经理及行业差别。简单理解如下:今年四月份公布年报,计算去年业绩的市盈率为13倍,则收益率为7.7%。在此基础上打7折,得出9.1倍市盈率,视为低估值的买入点。按今年20%增长率计算,得出如果按去年业绩的15.6倍买入,今年动态市盈率仍为13倍。15.6倍市盈率为最高价值投资买入点。再往上,为投机点位,27倍为投机最高点位,也是长线投资的卖出点位,它意味着按20%增长速度,三年后方可达到13倍市盈率水平。
为什么选取20%的增长率和8%的收益呢?因为20%属于稳定值,超过这一数值可能变得不稳定,也算是保守的算法。8%的资产回报率,算是社会平均投资期望回报值。理论上说,回报率高于银行贷款利息(即财务成本),那么追加负债是有利的。
以上模型适于过往五年平均利润增长率超过20%的股票。
三、总资产收益率:
≧5%或≧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也可适当参考公司债券利率)
如果息税前总资产收益率小于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说明公司至少可以通过减少负债来获得更大的收益。
四、市净率
≈1≦2
1、市净率过大可能导致大股东或早期创业的股东减持。
2、市净率大时分红对股东不利。(本来溢价的,可以计入净资产的未分配利润,现在按照不溢价的价格分给你了,而且还要扣税。)
3、检查一、净资产收益率中谈到的扭曲。
4、是否有极大的未计入的无形资产(包括品牌价值),或隐蔽资产,或已升值(被低估)而未计入会计项目的资产,来支撑较高的市净率。
五、市销率
对于盈利不稳定的公司,市净率和市销率往往比市盈率更加有效。(尽量选择稳定增长的公司。)
市销率=每股价格/每股销售收入。
如果市销率=1,没有盈利。那么,在盈利好的年头里如果企业能有10%的净利润率,则那时市盈率为10倍。
六、财务杠杆(负债率)
≧2:1时风险大
要根据经济周期,行业周期,利率周期,企业的扩张周期来判断财务杠杆是否合适。
高的财务杠杆在好的年头放大收益率,在坏的年头则放大亏损。高的财务杠杆意味着高风险,对于周期性行业要特别小心。
负债率低的企业在行业低谷时更有优势。(因为其财务成本低。)
七、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区别
流动负债是马上要还的,而长期负债不必。同样是负债,同样算在资产负债率里面,但要区别对待二者。
破产不是由亏损导致的,而是因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流动负债更容易导致破产,因为长期负债一般是有计划的,而且可以通过新债换旧债的方式解决,而流动负债可能因为一些突发事件,在到期日当天周转不了。
有的公司流动负债很多,甚至超过长期负债,要小心。
八、应收账款
应该密切注意此项目。结合行业情况来分析,与同行其他企业对比。过大或过小都不是好事。当应收账款大于公司半年净利润时,即使其他财务项目再好,也不应该买入,宜继续观望。
要与历史情况作对比,观察各期应收账款/销售收入的变化,比较应收账款增长率VS
①销售收入增长率
②利润增长率
③坏账准备增长率
九、净利润增长率(可以为负)
最好稳定,波动较大说明企业正遭受竞争者激烈的攻击。
十、预收账款
此项越多越好,说明产品畅销。
十一、应付账款、应付税金、短期借款
结合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考察短期还款是否会出问题。
十二、存货
存货占用资本。对于商业,如零售,贸易尤其重要。考察:
①存货周转率
②总资产周转率
③净资产周转率
④存货上升速度VS销售收入上升速度
十三、分红率
分红是“是否再投资”的矛盾。但有一点注意:
分红率高至少证明公司账面上的盈利是可以拿出来分的,这样财务造假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十四、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销售收入,管理费用/净利润可以考察公司的管理是否具有规模效应。
由于规模效应,盈利大幅增长时,管理费用应小幅增长。(如不增长则损害管理人员积极性)。而在盈利状况乐观的情况下管理费用上涨幅度超过盈利增长幅度,那么要怀疑管理的效率以及管理层的素质。
十五、现金流量
现金流有问题,而同时负债率很高,是很危险的。
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净现金流
了解企业在不动用外部筹得资金的情况下,凭借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净现金流是否足以偿还负债,支付股利,对外投资。
十六、税率
可以是优势,也可以是风险。
十七、费用资本化
小心费用资本化,这样会把费用摊薄到未来几个年度,而使近期的利润增加。
第二部分:经营
盈利增长来源:
1、节省成本创造的盈利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2、销售收入的增长才可靠,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销售收入增长:
①销售量增长(抢占市场)
②提价
③开发和销售新产品。
④并购。
3、税收政策及补贴政策的变动。
竞争优势(企业依靠什么把竞争者阻挡在外)
1、成本
2、专利或技术
3、垄断经营(包括特许经营)
4、锁定消费者(大的转换成本,如word)
5、规模效应(如快递业的网络。)
6、管理效率。
当某个行业利润率丰厚时,将可能导致资本流入,竞争加剧,盈利降低。除非企业能有效将竞争者挡在门外。(类似垄断。)否则任何行业都有可能昙花一现。
竞争激烈的行业意味着企业盈利空间小,同时风险大。(也可能是周期行业。)现象:当某个行业大打价格战时,往往就是“竞争激烈”!
多元化和并购
多元化必须产生协同效应才是成功的(和主业相关,有利主业发展,如有利于减少中间交易费用、谈判费用;减少风险的纵向一体化。)。踏入陌生的行业是失败的多元化。最忌经常变换主业,专注才能做强。
回避过度并购的公司,并购大部分是失败的。即使它一开始盈利丰厚,也可能在突然的一天倒闭,因为并购通常要用到较高的财务杠杆。
有时并购是经理人为自身利益而做出的。(如提高薪酬。)
大股东素质
主要考察:
1、关联交易
2、担保
3、诚实
管理高层主动辞职高度关注。因为在企业前景乐观时,不会有哪个高层主动辞职的。除非迫于压力。
会计审计
关注会计审计意见,规避经常更换会计事务所的公司。(造假账的可能性大)
警惕“消息”过多
要分析消息的影响力,可靠性。警惕“消息”过多,往往好消息铺天盖地放出来,股价在出消息前已涨,出消息后仍将上涨一段……属利多出尽。
特别是上市公司给出不实际预期(与同行业比较),称未来能如何如何大幅发展的。这与此相悖:管理层往往设定保守的目标,以便超额完成时得到奖励。
例子:蓝田股份。
成长性
找到公司不断快速成长的理由,如果找不到,就不要买他。
公司大小往往影响到成长性。如宝洁的利润要翻番很难,这需要全世界的需求大幅增长。而一家小的洗化品生产厂只要夺取宝洁的一丁点利润,就可能翻番了。
招股说明书
很重要,一定要看。
行业周期
“虽然大多数人口袋里缺钱的时候,麦当劳仍不乏顾客。可是谁会急着买一辆新车呢?”
行业低谷时往往是检验优质企业的好时候,而这时股价往往又相当便宜。(如中集集团)
在行业低谷时,其他企业都在亏损,而这家企业能够保本或盈利,则证明其竞争力较强。(特殊情况以及财务手段处理除外)
替代品
最致命的竞争者往往不是生产同样的产品的企业,而是生产替代品的企业。
制造成本更低,性能更好的替代品尤为致命。
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具备替代性最好。
分析筹集股本资金的用途
①扩大生产
分析产品供需(是否过度投资,如钢铁)、增长率来判断是否合适。
②改善财务状况,还债。
避开亏损
不投入长期亏损的企业!优秀的企业即使行业不景气,仍领先于业内其他企业,因此不可能长期处于亏损中。(因为不可能整个行业都长期处于亏损中,必定有部分企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