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个人投资者主导股市的危害,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2000年中国政府提出了“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战略构想。但是,由于对机构投资者的认识较为片面,此后几年时间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在中国得到了长足发展。由于长期片面发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致使我国专业机构投资者结构长期明显不合理。在美国,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和养老金等三类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占股票总市值的比重大体相当。但是,在我国,截至2011年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和养老金等三类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占股票流通总市值的比重分别为7.69%、3.93%和0.92%,结构明显不合理。此外,各类机构投资者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比如,在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结构中,偏股型基金和积极型基金占绝大多数,而固定收益类基金和指数型基金的发展相对滞后。各类养老基金总的规模虽然比较大,但规模最为庞大的基本养老保险目前仍不允许直接投资于股市,全国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虽然允许直接投资于股市,但都有上限规定,前者的上限为40%,后者的上限为30%。总的来说整体比例并不高。
片面发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对股市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从理论上说,虽然公募证券投资基金本身也有很多类型,但其本质属于同类型的投资者,比如它们的资金来源、资金成本等基本相同,风险偏好、投资目的、预期收益、交易模型等基本类似,加上我国金融市场制度的缺失,致使它们在股市上的行为和表现高度趋同,由此造成机构投资者经常出现难觅交易对手的现象。
比如说,从资金来源方面看,所有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资金基本上都是来自于个人投资者,而作为个人投资者的“基民”与作为个人投资者的“股民”的投资行为基本相同。其实,“基民”的正反馈交易行为对所有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影响几乎相同,这是中国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同质化”的原因之一。比如为什么2007年股市高位时仍然有很多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大量买入股票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大量个人投资者申购基金,基金公司基于中国法律法规的要求被迫买入股票;而2008年上半年由于“基民”争相赎回基金份额,基金公司同样基于中国的法律法规被迫大量抛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