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逻辑:股市中,"上帝"很少讲话
股票的涨与跌,炒股的赔与赚,就是资金买卖股票的行为结果,而资金逐利的过程,又是资金在不同时间段的集结过程。股市博弈,便是占有不同资金量的股民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通过上述行为进行的资金再分配。
每个人分担的被对手攻击率与自己的资金量成正比,而且每个人承担的被攻击率刚好等于自己的资金量。即钱多的人,对手想从他那里赚到的钱也多,他受对手攻击的概率也高;钱少的人,对手指望从他那里赚到的钱也少,他受对手攻击的概率也低。那些所处地位恰好容易被主力获利的人,则被攻击率最强。而与主力没有直接对抗关系的竞局方,被攻击率也最低,甚至为零,即主力根本没有使他们受到损害的打算。也就是主力资金认为攻击实现不了利润,就不会集结资金去那里逐利。因此,我们拟介入的股票,应是资金集结或放量上涨的股票。
我们应该学会介入交易活跃的股票,避免介入那些成交稀少的股票。优质的股票,在行情向上突破的过程中,成交量也应该同步放大,因为这代表空方进场买进、空头回补,甚至翻空为多。通过积蓄可观的动能,能够直接穿越支撑位压力区。如成交量没有放大,说明市场上交易者参与的热情不够,突破无效的可能性就大,因此突破过程中成交量没有放出,后市就会变得不确定。而且股票上涨中的量大量小,由买方来决定;下跌中的量大量小,又由卖方来决定。
如前所述,无论一只股票的技术图形如何变化,主力资金均可通过手法迷惑大家,就连难以造假的成交量,也可以通过频繁的“对倒”制造出来。只不过制造日线或分时线的迷惑性所用的资金量与精力,会远远小于周线与月线。
简单讲,若市场其他条件不变,假设对某个股票的日K线“造假”,所用资金1000万元,所用时间4个小时;则对于周K线来讲,所用资金就是它的5倍,即5000万元,时间就是一周;而对于月K线来讲,资金又是它的21倍(每月交易日平均按21天计算),即2.1亿元;对于年K线讲,则将高达25亿元。这也是大家认同的年线、季线难以“造假”的原因。而成交量如果放大,有可能有”寸倒”的虚假因素。
信息能量增长的时代,就像是一个说话不能自制的人:他嘟哦越多,听他说话的人反而越来越少。在我们的周围也是这样,普通人更容易因说出的话而后悔,而杰出的人反而为自己未做到沉默而后悔。
在股市,“上帝”很少讲话。即在股市,唯独成交置缩减或较小的现象才是絶对真实的。因此,在股指涨跌的历史中,地量不一定是地价,但地价必然是地量;天价不一定是天量,但天量又往往是天价。所以,炒股的艺术也就是量价配合的艺术。
如果把大盘比作一辆铁制的滑车,那么让大盘向上涨升,就意味着向上推车。刚开始时,只有两个热心人去推,暂时还推不动,但周围人群中的热心人陆陆续续地加入到推车的队伍中,车开始上坡并慢慢爬动了。这时,更多的人看到有利可图,便蜂拥而至,补充到推车上坡所需的能量中,于是,车就向上冲顶。但坡顶即将到来,越往上需要的能量越大,从坡底一路推上来的人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些人首先从推车的队伍中退了出来,这时,车再要向上冲就难了。当股票价格在上扬初期,这只股票的交易量较小,反而后市越乐观。所以,我们不可在成交量大增之后买进上涨末期的股票,不可随群众起舞。
基于以上,我认为,缩量的月线、季线、年线,甚至是周线,是较为真实准确的技术分析依据。而日线、周线、月线、年线就是股票在短、中、长线的形态。日K线一般受消息面左右,周、月线受基本面左右,年线受产业面、宏观面左右。所以,在股票市场要想获取超额利润,应该学会看年线或半年线,以决定是否加入股市;看日线则是找买点,决定哪天买入;看周线则是寻找止损位,决定哪天卖出。
若大盘下破季线,就应等待长期下跌后再行按前述方法介入!正如前面所讲,若不迅速离开市场,由于贪婪、恐惧等弱点,你会被股价的上蹿下跳扰乱而忘了初衷,致使你做出极为荒谬的举动;也正因为人类这种弱点,才造就了在买入卖出的自相矛盾中仍然胜出的那些极少数富豪。
屈伸之利精通天时,九地之变精通地利,人情之理精通人性。实际上天时最重要,地利是炒股的艺术,人和是必要条件。天时、地利、人和全具备,方可进入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