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持续盈利的方法:后悔的痛苦超过得意的喜悦
个人投资者似乎遭受了一个机构投资者从未遇到的问题的困扰。个人投资者倾向于持有亏损的股票过长的时间,过早地卖出盈利的股票。或许,这一行为就是解开动能异象之谜的关键。
投资者对待获利和亏损的态度通常不一样。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后悔的痛苦超过了得意的喜悦。损失100美元的痛苦通常两倍于赢得100美元的快乐。投资者对获利和亏损的不对称对待,可能在投资者的择机决策中发挥作用。因此,投资者可能对正面的新信息反应不足,卖出负面信息股票的速度又太慢。
有项研究分析了美国1983年1月到2002年12月间的实际交易数据。简单地说,这一研究表明,个人投资者常常为动能回报率贡献力量,例如对亏损反应不足、过早地卖出盈利的股票。然而,大型机构投资者似乎能够对获利和亏损作出更准确的反应。通过分析动态型胜利者股票和失败者股票的买入和卖出压力,我们知道,无论是正的还是负的价格运动,个人投资者都会比大型机构投资者反应得慢。以下因素或许可以解释这种结果:对股票信息有效性的不确定、情绪性偏见、股票过去的表现和同行的压力等。但这确实表明,动能策略会被投资者的偏见影响。换句话说,个人投资者持有的股票越多,动能利润越大。
如果个人投资者通过行为偏见对动能回报率作出了贡献,那么我们可以推测,交易量较小的股票会收获更高的动能回报率,因为这样的股票更可能被个人投资者持有。随后,研究员证实了这一推测。研究员还指出,股票过去的交易量能很好的指示动能效应有多强,以及动能效应会持续多久。这样的结论并不是信口开河,即价格动能策略似乎在交易量较低的股票中更有效,因为这种类型的股票要么被机构投资者忽视,要么被个人投资者所持有。
更有力的证据表明,许多个人投资者一起驱动了价格动能。因此,当实施价格动能策略时,关注那些主要由个人投资者而不是机构投资者交易的股票更有意义。你可以查询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寻找那些交易量低或跟踪的分析师少的股票,以此来确定买入目标。这些特征都有助于产生更高的动能回报率。
动能回报率持久性的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动能反映了经济中某种真实的东西。例如,动能可能说明这只股票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要证明这一点,可以分析其动能回报率是否与宏观环境有关。众所周知,机构可以利用大资金煽风点火,维护盘面,引导行情,或者直接与上市公司上层沟通,信息渠道丰富。但机构的弱点也很明显:其一,业绩考核严苛,每天每周每月都有考核,公募基金甚至要每天都有排名,脱离基本面的短视经常出现:其二,在下跌趋势下,基金经理就算看好接下来的行情,也不得不忍痛割爱,提前准备基民的赎回:其三,资金量大,流动性差。因此,散户与机构投资者同台竞争业绩未必不如机构投资者。
当你分析动能回报率怎样被宏观环境影响时,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在过去70年中,价格动能策略似乎只在经济扩展的时期产生超额回报率,经济衰退时期的动能回报率是负的。尽管这些结果引人注目,但我们应该对其持保留态度,因为经济周期的测算过程更像是一种艺术,而非科学。然而,价格动能策略似乎在衰退时期的效果确实不好。事实上,在经济衰退时期,价格动能低的股票在之后3个月里的表现要比动能高的股票好。
因此,为了保住趋势这个朋友,关键在于寻找短期动能。这或许在经济进入衰退期之前不是一项好策略,但如果你能够预测经济衰退什么时候来临,你就能够在这一策略上像预言家那样赚大钱。当实施价格动能策略时,关注那些主要由个人投资者而不是机构投资者交易的股票至关重要。寻找中盘股并持有投资组合大约个季度。使用52周的高位或者移动平均线指数来选择你的股票,并试图关注那些主要由个人投资者交易的公司。最重要的是,小心动能反转,因为它很可能让你几年的积累在短短几个月就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