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8年春,一个简单而重要的心理学观点,让我们深刻意识到心理学在投资领域中的作用。当时,华尔街几乎异口同声地认为,几个月前开始的经济萧条造成了企业盈利的下降,尽管股市在1957年11月15日骤然跌至最低点,但这还远远没有反映出企业利润的大幅下滑。
我记得众多大型股票经纪公司的发言人都纷纷表示股价尚未达到最低点,按照目前的形势,最好的选择就是什么也不买。在我的记忆中,金融界还从来就没有过如此一致的看法。
似乎很少有人会否认:我们绝不会因为某一年的恶劣气候导致农作物歉收,就忽略不计良田的价值,同样,股票的市价也应该以未来多年的收益为基础,而不应该用一定时期内某个年度的非正常效益,再乘以一个倍数,作为该段时期的总收益。
同样,也很少有人会因为人们认为股票具有抵御通货膨胀的作用,就必须把一定数量的现金投资于股市。在买进任何具有内在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时,背后总有一定的心理原因:只要市场继续衰退,我们就可以认为,市场上已经出现大量抛售现象,即使是高质量的股票,也会进一步下跌,只不过它们的下跌稍微缓和一点。
如果像现实中经常看到的那样,在市场进入复苏期时,原来离开股市准备“低价重新购进”的大量资金,必将导致股市在短时间内出现强势反弹。无疑,这个例子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尽早意识到投资者的普遍心理是否偏离股市基本面,以及这种趋势还将持续多久,对我们确定何时买进优质股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也许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应该等待更好的机会,什么时候应该进入其他某些目前尚不看好的领域,去寻找同样的投资良机。另一种股票投资心理研究方法也能给投资者带来深刻的启示。我相信,这个领域蕴涵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在人类的行为范围内,很少有哪些领域能像股票投资管理这样,到处都充斥着欺诈和诱惑。
很多貌似显而易见的真理,往往是彻头彻尾的谬论。很多经验丰富的股票经纪人都认为,在他们的客户中,大多数人都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着完全一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