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早期投资家巴鲁克曾一语道破天机,“但是,实际在股票市场震荡中记录下来的",“不是各种事件本身,而是人类对这些事件的反应。简言之,成百上千的男男女女是如何感受这些事件的可以影响他们的未来”。他补充道:“换言之,股票市场首先是人。正是人在试图预言未来。而且正是这种强烈的人性使股票市场成了一个如此富有戏剧性的舞台,在此男男女女投入了他们互相冲突的判断,他们的希望与恐惧、力量与软弱、贪婪与幻想。”
市场指数会反映每一条信息——每一位对于金融事务有所了解的市场人士,他所有的希望、失望与知识,都会反映在上证指数与深圳指数或其他的什么指数每天的收盘价波动中。市场指数永远会适当地预期未来事件的影响。如果发生火灾、地震、战争等灾难,市场指数也会迅速地加以评估。在市场中,人们每天对于诸如财经政策、扩容、领导人讲话、机构违规、创业板等层出不尽的题材不断加以评估和判断,并不断将自己的心理因素反映到市场的决策中。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市场总是看起来难以把握和理解的。
道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发现了价格运动中的基本原理,将看似随机行走的价格运动与人类的情绪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作为一种理论,道氏理论是完美的,伟大的,任何皈依技术的投资者都不可能无视它的存在。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相比波浪理论,道氏理论最大的弱点在于它只是泛泛地解释了价格运动背后的思维逻辑,并没有将其进一步细化。从某种角度来说,道氏理论更像是大写意,而波浪理论则为工笔画。
道氏理论主要探讨股市的基本趋势。一旦基本趋势确立,道氏理论假设这种趋势会一路持续,直到趋势遇到外来因素破坏而改变为止。就像物理学里牛顿定律所说,所有物体移动时都会以直线发展,除非有外来因素力量加诸其上。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道氏理论只推断股市的大势所趋,却不能推断大趋势里面的升幅或者跌幅将会走到哪个程度。同理,折返原则也是一样。波浪理论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
另外,实战者有时也会指责道氏理论的“信号太迟”。比如许多读者在应用道氏方法的时候会感觉到,虽然道氏理论逻辑没有问题,但当看到买入或卖出信号时,市场已经从低位或高位运行了主要趋势的1/3,错过了最佳的交易时点。比如2008年上证指数从最低点1664点向上反弹直到2009年的最高点3478点结束,一个严格按照道氏理论的交易者不可能会在1664点就能够识别出市场已经见底,往往会错过第一波上涨,在第二波上涨开始并突破第一波高点之后才会买入,那时的点位就已经涨到了2000点之上了。相比道氏理论,波浪理论在提前预知未来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
但话又说回来,对于一般的投资者而言,根据市场以往的走势来看,在反转形态未确立时逆势进场,经常会惨遭套牢,就算真的抓到真正顶部或底部的价位,由于构筑顶部或底部的过程经常会上下震荡来回数次,很容易造成投资人因时间拖长而失去耐心,或因多次的来回震荡而” 信心丧失”,最后提早出场,错失了最容易获利幅度,即最大的“主升段”或“主跌段”。所以,抓住主要趋势就足够了,在反转形态没有明确出现之前,耐心等待是稳妥的方式。
还有就是道氏理论注重长期趋势,对中期趋势,特别是在不知是牛市还是熊市的情况下,不能带给投资者明确启示。
当然,道氏理论也并非不出错。这是理所当然,其可靠程度取决于人们对其的理解和解释。但是,再强调一下,上述记录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道氏理论常令投资者疑惑不定。有时这是可能的,但并不总是这样。道氏理论对主要趋势走向的问题总会给出一个预测,而这一预测在新的主要趋势开始的短期之内是未必清楚和正确的。有时,一个优秀的道氏分析家也会说:“主要趋势仍然看涨,但已处于危险阶段,所以我也不知道是否建议你现在买进。现在也许太迟了。”
然而,上述这一异议常常只是反映批评者本身难以接受"股价指数包容了一切信息和数据”这一基本概念。对于“做何种股票”这一问题,道氏理论的原则往往与其他途径所得的结果不相一致,因而会使人对道氏理论产生怀疑。而毫无疑问,道氏理论往往更接近于事实。
这一评论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一种急躁心理。道氏理论无法“说明”的阶段可能会持续数周或数月之久,活跃的交易者往往本能地作出有悖于道氏理论的决策,但在股票市场中,耐心同样是一种美德——实际上, 如果要避免严重的错误,这是必需的。
道氏理论更适用于具备广泛性交易的综合指数,但对于多数投资者来说,只进行指数的买卖似乎太过于局限。虽然大多数的个股走势.都与主要趋势一致,但许多时候个股会受到自身消息的影响,很难和指数达成完全统一的脚步。道氏理论不会,也不能告诉你该买进何种股票。如何挑选个股也是我们后文要重点阐述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