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三板挂牌公司贯石发展(836650)公告称,公司于近日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管局报送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材料,目前正在接受中国民族证券的辅导。
业绩下滑 现金流吃紧
贯石发展成立于2012年2月15日,主营业务为市政基础项目的投资与管理,其与政府方代表及施工单位共同组建PPP项目公司,作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方与管理方,于2016年4月正式在新三板挂牌。
数据显示,2015年-2017年,贯石发展分别实现营收1.90亿元、2.31亿元、1.67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8872.40万元、1.07亿元、8554.57万元。
2017年营业收入和扣非净利分别同比下滑27.51%和20.27%
即便如此,贯石发展依旧坚持IPO,除了业绩下滑,其现金流也格外堪忧。2017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出现巨幅下降至-4.7亿元,而2016年这一数据在3亿元左右。
对于现金流枯竭的原因,贯石发展的解释为“本年新增渭南酵素城项目支付款项,苏州、常州项目支付项目尾款,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高于去年同期6.29亿元”。
BT运营模式风险待考证
贯石发展主要采取BT运营模式进行项目投资与管理。
BT模式是指由业主通过合法渠道确定建设方,建设方按照业主要求,负责项目资金筹措和工程建设管理,项目建成竣工验收合格后业主出资回购。这种使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全新对接的模式,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前期运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目前,贯石发展所投资管理的项目包括江苏省吴中经济开发区南溪江路商务中心建设项目、苏州吴中滨湖新城建设项目、金坛市2013年度开发区安置房及配套工程项目、渭南酵素城EPC总承包项目、合阳第二人民医院PPP项目以及山东济宁贯石学校PPP项目。
BT模式同样存在不少风险。据悉,BT工程项目一般建设规模大、周期长,筹集资金数额较大,常常存在如政策风险、融资风险、财务风险以及当地政府到期回购支付风险等。
贯石发展在年报中披露,其2017年南溪江项目回购方案发生变更,但尚未确定导致回购暂停,需待2018年明确回购方式。因此,贯石发展2017年南溪江项目收入仅为1312.65万元,较上年同期的7059.44万元,缩水比例高达81.41%。
棚改项目占营收50.66%
据年报显示,贯石发展2017年金坛安置房项目收入为8467.45万元,占去年总营收的50.66%。
据6月26日新京报报道,PSL发行主体国开行上周已经给各个分行发布了工作通知,将所有棚改合同审批权限上收总行。
7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6月PSL(抵押补充贷款)投放605亿,环比5月减少近200亿。
PSL是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的主要资金来源,这意味着这一领域的货币投入开始放慢脚步。
2014年以来以货币化安置为主的棚改政策,大大推动了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步伐。
同时,2014年国开行开始扩大PSL规模,支持棚改、水利、中西部铁路等重大项目尽快落地。
截至5月末,国开行发放棚改贷款4369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棚改续建及2018年580万套新开工项目建设。
针对国开行收紧棚改融资的市场传闻,国开行回应称,2018年以来,开发银行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棚改政策,配合地方政府依法合规开展棚改融资工作。
由此可见,贯石发展的相关主营业务必将受到影响。
2018年5月2日,贯石发展完成5500万元定增,此次定增的认购对象为贯石发展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汪宏。
融资终究不能只靠自家人,目前形势如此紧迫,贯石发展亦只能靠拼死A股上市这条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