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整个电商行业发展进入瓶颈的时候,巨头们纷纷开始转型。阿里加大自营业务,加大对线下的投资并购,代价是利润率大跌。京东则开始往“零售基础商”转变,成果又会如何?
在京东亏损的时候,大家更多关心京东模式的盈利能力,而现如今大家的注意力转向了持续增长能力上,财报给我们有哪些启示?
- 作者|李成东 赵骐
- 公众号|东哥解读电商(ID: dgjdds)
5月8日,京东发布2018年一季度财报。2018年1-3月,京东营收1001亿元,同比增长33.1%。其中电商直营业务收入915亿元,增幅31%;服务业务收入86.3亿元,上涨60%。
数据来源:京东财报
归属普通股股东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15.2亿元,去年同期为3亿元,大涨410.4%,创单季盈利新高。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10.5亿元人民币,实现了连续八个季度的盈利,每ADS收益0.71元,低于14位华尔街分析师平均预期京东EPS为0.82元,盘后下跌4%,市值527亿美元。
数据来源:京东财报
截止到3月低,京东活跃用户3.018亿,增幅27.6%,同比增速较往年下滑。一季度GMV3300亿元,较上年同期上涨30.4%。
截止2018年3月31日,京东旗下京东物流基本完成总金额为25.5亿美元的融资,占京东物流全部稀释摊薄后总股份的19%。融资后,京东仍为京东物流的控股股东。虽然目前京东市值只有527亿美元,但京东已孵化了两个估值超过百亿美金级的公司,一个是超过200亿美元的京东金融,一个是109亿美元的京东物流。
►收入:服务收入成为新增长引擎
本季度,京东毛利率14.1%,环比提升1.1个百分比,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四季度由于受到双十一促销的影响,毛利率受到较大压力。本季度毛利率反弹明显。
毛利率上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服务收入的快速上涨。2018年1季度,京东服务收入86.3亿元,增长60%。
来源:DonG整理京东历年财报
可以看到,自从去年2季度开始,京东服务收入的成长速度就始终高于传统的商品直营业务。本季度60%的增速更是达到了商品直营业务增速的两倍。
伴随着线上零售行业的饱和,京东逐渐往“零售+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转型。目前,他们已经迈开了第一步。
数据来源:京东财报
3月,“京伞计划”正式启动。京伞计划通过对家电品牌和供应商售前、售中、售后及全流程服务口碑四大类别,将服务具象化、数据化、可视化,通过最直观的信息数据与口碑排名,全面推动家电行业服务水平的提升。
4月,作为“零售即服务”战略的一部分,京东利用其零售基础设施,帮助瑞士高级制表品牌爱彼在微信小程序平台上推出其首家线上限时店。
以当前的趋势来看,东哥以为服务收入无疑会在将来成为京东新的增长引擎,而利润率也将因此获得改善。
►费用:技术支出占比提升,转型科技公司
京东本质上还是一家互联网零售公司,但京东绝对不只是局限在零售业务。除了Amazon示范效应之外,还有国内BAT也是在技术领域重投入的科技公司。2018年一季度,京东各项费用率14.1%,较去年同期上升0.6个百分比,也是拖累盈利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主要是京东加大了在技术方面的投入。
来源:DonG整理京东历年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