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失败何时抄底
重组失败原因:监管与市场驱动
重组是内幕交易的高发地,为了抑制题材炒作、打击内幕交易,让投资者向业绩为王和价值投资转换,管理层出台了一系列的新规。强监管的背景下,重组新规是悬在那些虚假重组、贴热点、炒题材公司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知难而退成为这些公司的唯一选择。由于重组题材持续受到政策打压,目前炒壳、炒概念的热情下降,故不少正在实施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称,证券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交易各方决定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有一些已披露重组方案的上市公司在与相关监管方反复沟通、一次又一次针对问询函回复交易所,甚至召开重组说明会面对各方质疑后,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交易所发出的监管问询函或关注函超过300份。在并购重组方面,多家上市公司遭到交易所“追问”,其重组标的估值、后续业绩保证等受到交易所高度关注。管理层此举明确,通过各种措施和方法,尽量避免劣性资产进入上市公司,以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中长期看来,监管趋严能够帮助市场更好地去除泡沫,形成分化,形成奖优罚劣的市场机制,促进优秀企业成长。
终止重组后还有后招
长期来看,壳资源作为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平台的价值并没有发生变化。多数公司终止重组,不会对公司现有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有些个股虽然重组失败,但如果重组意图相对明确,且重组标的类型确定性较高,这类个股后市重组预期反而被加强。重组失败公司已明确显露了公司的并购重组意图,后续再次启动资本运作的概率较高,这样能大大提高并购重组股定位的“精准度”。一些主业明显出现颓势或市场预期低的个股,在“承诺期”结束后往往会出现再次重组的情况。待“市场环境”好转,不排除另寻重组标的资产。
机会是跌出来的。重组终止复牌大跌,也给新进股东抄底良机。
1.酝酿增资配股的股票
增资配股的股票,有的是公司有好的盈利新项目需要筹资;有的配售价较低,除权后投资者有利可图,投资者自然趋之若鹜。
2.有控股、收购之争或合资合作题材的股票
兼并收购,是股市永恒的炒作题材。
3.重建资产结构的股票
重建资产结构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1)使原企业经营合理化,并展开新事业。
(2)活用资产以提高利润。比方说,利用公司的土地储备开发房地产,借出租房地产增加公司收入等。
(3)加强分公司与集团的力量,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由于实行资产结构重建,往往能使企业从困境中摆脱出来。或具有更高的成长性,自然会被作为题材来炒。
4.有“内含资产”的股票
在股市中,有“内含资产”的股票是很受欢迎的。“内含资产”包括土地储备、房产、驰名商标、独家专利等。上述“内含资产”一旦启用,会使企业收益大增。具有上述“内含资产”的股票,投资者不是以其每股账面净值来评估其价值,而是以当前的每股账面净值加上内含资产价值来评估其价值,故企业的内含资产往往被作为炒作主题。
5.获利能力大增、业绩重振的股票
有些上市公司,以前业绩平平,更有些公司有“前科”,出现过无盈利甚至亏损的记录。这些公司一旦经营状况好转,业绩重振,往往会成为“黑马股”。
6.董、监事改选或总裁调换的股票
因为上市公司董、监事改选或总裁调换往往会引起筹码战,或市场对新的经营管理班子振兴公司寄予厚望,往往是促使股价上升的一个因素。
7.低价股
低价股在股市中是弹性极佳的股票,常有许多可供炒作的题材:
(1)低价股往往业绩欠佳,一旦出现业绩好转现象,在股市素有过分夸大绩劣股效益好转效应的作用下,即使目前回报率仍很低,却仍能受到市场追捧。
(2)低价股弹性大,因为高价股再升几倍与整个大市平均股价差距太大,会令人感到“高处不胜寒”,肯跟进的投资者将大幅减少。而低价股升三四倍股价绝对值都不会太高,往往容易吸引相当部分人跟进,在“显山露水”中上涨。
(3)当大市出现调整时,缺乏业绩支撑的低价股往往跌速最快、跌幅最深,使其炒作空间扩大;相反,绩优股抗跌难涨的特点使投资者不愿以短线方式介入,使其炒作机会减少。
(4)低价股表面看交易成本低,所付佣金少,也是吸引投资者的一个重要原因。热衷于炒作低价股,更是中国股市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