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感谢韬睿咨询的罗恩·迈狄(RonMadey),他对以下投资法则进行了初步探讨。
1.有目的地投资。
投资者应该综合看待他们的资产,债务和目标。例如,为了退休而存款的夫妇应该以他们的消费要求为视角,把存款和投资规划放在一起考虑。在规划的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应该得到关注。
2.风险在于无法实现目标。
传统的投资组合理论提出,风险等同于波动率或者投资回报的标准差。但是在投资股票时,与一个当年就可能存在变现需求的年长投资者相比,一个拥有长期视野的年轻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可能较少。衡量风险必须要先了解投资者的目标。
3.长期投资者应该采用多时间段投资组合模型。
马科维茨(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一般是单时间段模型。这种方祛虽然简单,但却缺少一个重要的维度,因为它是一种静态投资方法。投资者最好进行动态分析,在每个时期之初都对投资组合进行调整。动态分析与静态模型给出的建议会有所不同。
4.利用波动脉冲。
在动态投资模型中,有效边界上最激进的情况包含了一系列高回报资投资者必须在每个时期之初,根据目标配比来调整投资组合。通过利用市场的自然波动性,这种固定配比的方法所带来的回报高于任何一种单一资产类型投资。事实上,这一模型追求的是高波动高成长型资产。历史回报率显示出的结果与此相似(见图2)。
图1单期与多期回报对比
图2多资产类型投资的回报(1973~2001年间每月调整一次)
5.资产分配对长期业绩非常重要。
高净值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十分关注资产分配,将之作为投资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任何投资者都能很方便地利用追踪指数的被动投资法,在某个资产分配的框架内进行投资。被动投资的资产组合为主动投资提供了一个基准。投资机构雇用主动投资型经理来超越基准。但在很多情况下,由于费用较高等原因,主动投资型经理并没有超越基准。
6.寻找经得住考验的建议。
投资组合模型取决于一些列参数,如权益风险溢价。通过将历史回报率与当前市场形势及专家观点综合加以分析,就可以确定这些参数。把这些方面综合在一起可能很难。投资者应该对投资组合模型给出的建议进行压力测试,最终的建议应该经受住各种假设的考验。
7.最佳的投资组合应该与常识相符。
一个投资组合模型给出的建议应该能用常识用语来解释。这一模型对市场形势变化的反应如何?可能的上涨和下跌范围是什么?如果一个模型给出的结果好得不像是真实的,那么这个模型可能存在缺陷。在优化模型的过程中投资者会试图利用一切优势,但却忽视了实用性。因此,必须谨慎对待投资模型给出的结果。
8.保护投资者的盈余。
投资者应该依据他们的负债和目标,来实现资产多样化。举例来说,养老金计划的投资者即便在其资产市值低于负债市值时,仍须缴纳一定的金额。这在经济萧条时期是非常困难的。类似地,个人投资者应该寻找与其长期目标相符的资产,以保护自己的盈余。
9.避免计算机暗箱。
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人建议开发预测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和货币)回报率的高深“数学”方法。这些计算机系统依赖于一系列复杂公式,公式中涉及反馈、高度非线性函数以及其他一些奇怪的技术。投资者被告知,模型太过复杂,其理论方法很难理解。要警惕这样的暗箱系统。理论方法应该能被投资者所理解。
10.实施战略规划需要坚持。
拥有一套规划系统,是为了深刻理解行动计划。不论是在大好时期还是在糟糕时期,投资者都必须坚持实施他们的金融计划。在市场剧变时变换策略,通常会导致投资者业绩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