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25日,港交所发出除牌机制咨询文件,即《首次上市及持续上市资格及除牌程序有关事宜之上市规则修订建议》,其中提到“若发行人在连续30个交易日的移动平均每日交投量加权股价在0. 50港元以下,为不符合持续上市资格准则”,即该股份有可能被除牌。
这则被称为除牌机制的消息一出,迅速引起市场的巨大反应,导致了市场大量抛售细价股,造成细价股股灾,市值一日内蒸发百余亿港元。
当时,香港近一半的主板上市公司,大约有350家股价低于或接近0.50港元。这类被称作“细价股”的股票在“除牌机制咨文”发布次日的7月26日(星期五)出现大面积的恐慌性抛售,20大跌幅股票中几乎全部是低价股,共有158家低价股股价急跌超过10%,市值一日之内蒸发了100 多亿港元。其中,跌幅最大的是一家名为兆晋国际的公司,跌幅高达;87%,收市时仅为0.021港元。此次股灾,散户受害最深。
香港股市的“黑色星期五”迅速引起港交所的反应,港交所主席马上在7月26日表示,将抽出细价股除牌咨询的建议,待建议完善后,在10月份再发出咨询文件,并进行为期3个月的咨询,让市场有充分表达意见的时间。
然而,港交所仍然受到了社会各界暴风骤雨般的批评,认为细价股的持有者大多为散户,尤其以退休、低收入和失业人士居多,靠仅有的一点积蓄投资,由于担心细价股上市公司出局,许多散户被迫斩仓,损失惨重。同时,受影响的几百家中小型上市企业更可能因此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倒闭,使失业率进一步飙升,导致整体经济环境进一步 恶化。
特区政府于是采取积极措施,2002 年7月31日,成立了一个独立调查小组,专责调查港交所发表有关细价股除牌建议咨询文件的前因后果。独立调查小组的调查报告指出,有港府高官须负有行政责任,在推出有关咨询文件时,没有向市场解释清楚“0.50港元仅是强制并股而非强制除牌的界限”,也没有充分讨论为除牌股份另设交易渠道。在港府和有关金融监管机构采取的一系列应急措施下,港交所宣布撤回有关建议,很快平息了事件。
事实上,除牌建议初衷仍是想提高香港上市公司素质,进一步加强对整个市场的运作、对监管公司的治理。
“细价股”以价格低廉被不少人误认为是暴利的洼地,但香港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和内地完全不同,可以说外资和基金主导了整个市场,而很多“ 细价股”的风险远远高于内地市场,由于缺少机构参与,这些股票流动性极差,甚至每天只有几手交易,而往往坐庄等操纵市场行为也更加严重,如果没有重大消息刺激,这些股票很难受到投资者的注意,甚至有很多小盘股在首发以后一轮行情走完就归于沉寂,很多投资者一旦被套很难解套。因此,还是谨慎投资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