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上市公司伪造假账,操纵利润,已是无可讳言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财务分析就此失去了作用,恰恰相反,有效的财务分析,正是辨别真假、去伪存真的最基本途径。因为假的毕竟是假的,不管造假的手段有多高明,终究会在财务报表上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只要我们潜心研究,便能发现陷阱所在,从而有效地避开陷阱,避免损失。比如,1997年琼民源以中国第一大黑马股大显神威的时候,就有人对其高额增长的利润提出质疑,其依据便是琼民源1996年年报显示当年利润总额高达5.71亿元,而其主营业务收入仅为1.67亿元,利润仅为39.1万元,其他业务利润和营业外收入则分别高达4.41亿元和1.01亿元。其他业务利润和营业外收入占据了整个收入与利润的绝大部分,这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是非常罕见的。遗憾的是当时很少人认真考虑这一问题,大多数人只看到其利润大幅增长,股价大肆飘升,因此竞相杀入,结果有10万股民被其套牢。
最后经证监会查明,在5.71亿元利润中,有5.66亿元是虚构的。曾经一直以绩优蓝筹股形象光耀股市的蓝田股份,2001年被一位大学教师从其财务报表里发现破绽,仅以一篇600字的文章就揭开了蓝田股份弄虚作假、欺骗股民的真实面目。这一切再清楚不过地告诉股民,认真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不仅是寻找有投资价值与增值潜力的蓝筹股的最基本方法,而且也是避免财务陷阱、防止上当受骗的最有效途径。
蓝田股份是个有造假前科的公司,早在19%年股票上市发行前,就曾伪造土地证,虚增公司资产1100万元,伪造银行账户对账单及存款2770万元。1999年虽然被证监会发现,但仅以罚款10万元了事。因此,蓝田股份不仅没有因为其欺骗上市而退出市场,反而以“老牌绩优股”的形象受到投资者的追捧。谁也没有料到,这家公司竟是如此的胆大妄为,上市前坑蒙拐骗,上市后依然继续弄虚作假。
蓝田股份的业绩神话,虽然不断受到市场人士的质疑,但因没有确切的证据,致使其依然在市场上耀武扬威,一副蓝筹绩优股的派头。但是,这纸糊的卫星,最终还是被中央财经大学的一位女教师刘姝威戳穿了。刘姝威本来是从事银行信贷研究的,她只用了大学中最基本的财务分析方法,用了最基本的20个比例,就发现蓝田公司已成为一个空壳,已经没有任何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也没有收入来源,完全是依靠银行的贷款维持运转,并拆东墙补西墙地支付银行利息。出于对银行及国家的责任感,刘姝威写出一篇600字的文章,2001年10月26日发表在金融内参上,呼吁“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从而引起了银行高层的关注。不久,相关银行即停止对蓝田发放新的贷款。资金链一断,蓝田股份便像抽了筋的癞皮狗一样轰然倒下,一个造假大案由此大白于天下。
中国证券市场太多的事实证明:凡是在二级市场呈现经典走势的重组股票,十有八九有问题,而其在重组过程中所造成的问题甚至比以前更大。对于这种不真实、不诚实甚至是带有某种欺骗性质的重组,投资者要千万小心,切勿育目轻信。事实上,只要稍微熟悉一些财务分析方法的投资者,便能从财务报表中发现纵横国际业绩“变脸”的些许端倪,即使不能作出明确的结论,至少可以发现疑点,谨慎待之。
毫无疑问,当造假公司没有被完全揭露与曝光时,他们一派正人君子之相,说话冠冕堂皇,不负责任的证券媒体则为其摇旗呐喊,投资者要从中发现其做假的破绽,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况且,有些公司不只是单纯地伪造几个财务数据,虚构一些业绩指标,而且还直接采取伪造合同、伪造发票、甚至伪造政府批文、伪造国家土地证、伪造银行存款单等等带有经济诈骗的手段。如果进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合伙造假,则极易蒙混过关。
作为投资者,根本不可能一一去核实其合同是否真实,政府批文是否属伪造。比如麦科特上市前三年虚构利润9320万港元,采取的方法就是伪造合同、虚开发票、伪造海关印章,包括该公司通过伪造进口设备融资租赁合同,虚构固定资产9074万港元;采用伪造材料和产品的购销合同、虚开进出口发票、伪造海关印章等手段,虚构收入30118万港元,虚构成本20798万港元,虚构利润9320万港元,其中1997年虚构利润4164万港元,1998年虚构利润3825万港元,1999年虚构利润1331万港元。而深圳华鹏会计师事务所、广东大正联合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明大律师事务所、南方证券有限公司都为其出具了严重失实报告或相关文件,这对于投资者来说,确实增加了辨别真伪的难度。另外像海南农工贸(罗牛山)股份公司虚构股份公司成立时间,虚构股东单位,以及用两本账进行利润造假,伪造控股公司等,投资者也很难单纯查看财务报表发现其造假行为。还有东方锅炉和大庆联谊都是伙同有关方面共同造假,因此更加增加了欺骗性。
那么,对于这些公司,投资者是否就无可奈何了呢?也不尽然。作为投资者,除了应该从财务报表上对上市公司进行严格分析,以此判断其报表真假外,我们还有必要进一步拓宽搜集信息、综合考察的范围,这主要包括从新闻消息中了解公司情况和根据行业水平比较公司状况。上市公司具有较强的公众性,其一举一动都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投资者从新闻报道中,可以了解上市公司的许多信息。况且,随着新闻监督力度的加强,许多公司的造假行为被新闻媒体曝光,如银广夏的造假行为最早就是《财经》杂志揭露的,罗牛山的造假过程则被《南方都市报》详细披露,蓝田股份公布2001年中报后,许多媒体都发表了质疑文章。
投资者如果能认真关注新闻媒体对上市公司的调查与评价,对识别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将很有帮助。另外,对于某些上市公司胡吹滥造的业绩指标,投资者很难辨别真假,对此可以与同行业上市公司情况进行比较,如果超出同行业平均水平过多,就应该有所警惕。刘姝威发现蓝田股份造假,在很大程度上便得益于这种行业比较。由此可见,面对造假行为日益猖撅、造假手段日益狡猾的市场现实,我们既不能忽视财务报表的分析,又不能过于迷信财务报表的分析。现在许多上市公司的造假手段带有诈骗的性质,根木不能从财务报表上反映出来,这就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多途径了解上市公司的情况,而后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