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对电力上市公司的形响力度分析
电力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由于未来几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能保持在8%-10%,电力发展仍然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增长的要求。因此,电力工业在未来可预见的期间内仍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电力行业仍然面临大的发展,在电力经营机制转化和经营总量增长的同时,“网电分离”“竞价上网”政策实施后,将在全国范围内组建几个大型的发电公司,而原有的大型电力集团将整合部分资源,重新评估并出售一部分电厂。电力行业资源重组、结构调整将十分突出,这些都将给电力上市公司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新机遇。电力企业的分化将更为显著,不同类电力上市公司的利益格局必将发生质的变化。
判断电力上市公司所受的影响,可根据公司的类别、机组规模和背景因素再结合这家电力公司上网电价与省内所有发电企业平均上网电价考虑。电力上市公司按电力的来源一般可分为水电、火电、热电、核电类。而按不同的公司背景可分为:背景为省电力公司的电力上市公司、背景为地方政府的电力上市公司(见表10.5只列出主要的上市公司)及其他电力上市公司。前二类大部分都是火电类上市公司。
其他电力上市公司有:明星电力(600101)、三峡水利(600116),眠江水电(600131)、乐山电力(600644)、大连热电(600719)、祥龙电业(600769)、通宝能(600780)、岁宝热电(600864)、深南电(0037),穗恒运(0531)、粤华电(0532)、汕电力(0534),惠天热电(0692)、乌江电力(0975,)闽东电力(0993)和钱江水利(600283)等。
在对电力企业做了以上的分类之后,笔者将具体分析国家改革新举措对这些不同类别的上市公司的影响。
改革对不同背景的电力上市公司所受影响的分析
国家电力公司控股的电力上市公司,规模较大,他们是业绩稳定增长、资产规模持续扩张的“蓝筹”上市公司群体,典型的如国电电力、粤电力、漳泽电力、华银电力等,改革后这类拥有大机组、高参数机组的火电企业及技术含量高的节能和环保型电力工业上市公司(如凯迪电力、九龙电力)凭借其在资本市场上的优势,能更有效的利用机组,增加发电量,提高效益,业绩得到提升,它们仍将有较大发展空间。当然,改革后失去电网的支持,并面临网内其他电力公司的竟争,但由于这类公司大多其有一定的规模和良好的发电资产,在网内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我们认为,改革对其业绩带来的正面影响可能要大于负面影响。况且改革带来的大规模资产重组会为这些公司带来新的机会,实现快速增长。像国电电力背靠国家电力公司,是目前惟一的跨地区的电力上市公司,因此具备丰富的跨区收购经验,依托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更会在未来电力行业的并购浪潮中一展身手。
以地方政府电力公司为背景的电力上市公司(即省级电力投资公司)如中能股份、皖能电力、赣能股份、豫能股份、韶能股份等,在主业发展、规模方面远不如以省电力公司为背景的上市公司。这些上市公司为了取得良好的发展,不得不依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谋求多种经营发展之路。其发展潜力同样也取决于地方政府的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改革后他们和国字背景的电力上市公司公平争,上网电量、发电利用小时数、上网电价、电费结算,汛、枯、峰、谷的电力电量调度等,将得到“公开、公正、公平”的待遇,效益会得到提高。当然,它们所拥有的机组规模不是很大,应抓着改革机遇,把规模小、能耗高的机组置换给集团公司,利用高现金流、配股、增发以及国有股减持等资金收购规模大、高参数、能耗低、效能高的大型机组。通过收购电力优质资产和大型电力项目来谋求公司的快速发展,实现快速增长。
还有一类极少数由地市电力公司或企业控股、拥有小火电机组和燃油机组、单价发电成本较高的小型电力上市公司(如粤华电、穗恒运、祥龙电业、深南电)。这些公司在改革后将会承受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前景并不乐观,业绩将持续下滑,可能失去股权融资的资格,有的估计会逐步淡出电力市场,对于他们来说,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以便长期存续于证券市场,“转型”和“重组”是最佳的选择,其中实施资产重组不失为一条简便的捷径,包括内部重组和外部重组。
就内部重组而言,电力企业一般倾向于通过内部重组来改善资产结构和扩大利润来源。因为即使是经营业绩持续下滑的小型电力上市公司,其历史上都有可观的现金积累,资产的高度流动性使其在调整资产结构时占据了主动。
而对于外部重组来说,在电力定价完全市场化之前,电力上市公司对于外部重组的需求不是很大。但随着这一进程的深入,部分小型电力上市公司已经很难依靠自身力量来实现持续经营了,从而产生了对外部重组的需求,外部重组将给粤华电、穗恒运、祥龙电业、深南电这类小型电力上市公司带来较大的市场机遇。从电力股的资产和财务特性来看,高流动性、低负债率、高现金流,特别适合具有巨额和持续资金需求的大中型科技企业“买壳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