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说20世纪伟大的投资者们拥有共同的信念,即惟一约束他们的是天空。他们拒绝接受“平均水平”的经营业绩,他们极力寻找超越同伴的方法。回顾历史,他们成功的故事应当被看做是当你希望在投资领域内做出超越同行的业绩时的动力。他们每年都有20%的回报率,这是因为他们努力工作。任何人只靠运气或自满都不可能达到这样的业绩。
90年代最景气的时候,投资者们在股市上都预期有11%的年回报率。然而事实上70年来的数据表明,股市长期回报率大约与这一数字相等。接受这一业绩标准意味着你把自己摆在了普通投资者的地位上。太多的投资者被华尔街统计数据与选股方法所吸引,这使得他们至多能得到市场平均的回报率。一些投资者将所有资金都投入股市,这就使他们的经营业绩无法做出新的突破。有证据显示一个人拥有越多的股票,他的回报就越接近其极限。另外一些投资者持有太多的垃圾股,抵消了绩优股的业绩,从而局限了他们的长期回报率。还有一些投资者过于冒险,结果使他们的股票成本过高。虽然这些策略只是偶尔出现,但从长期来看,它们会降低回报率。
经纪人、财务计划人、会计师、基金经理等等都试图说服投资者接受11%的年回报率。多年以来,11%这个数字被人们年复一年的重复,这使得它成为牛市中一个固定的专用词汇。11%这一数字并非无中生有,它的产生有其历史背景:它是一个以复利计算的年回报率,来自于1926~1999年间多种股票组合的平均数值。由于投资者在预测股市走向时没有其他参照,他们不得不依赖于11%这个基准。然而从各个角度来看,推断股价走向具有其固有的风险。股市不会按照人为规则发展从而难以预测。就在1973年和1974年熊市开始之前,还有大量文章声称一个新的增长的时代即将来临,股市注定要长久增长下去。财务计划人制作了许多精美的小册子来说明,由于股市将持续增长,投资者应当如何组合其资产以获得更多的退休年金。
如今出现了许多观点认为股市的长期趋势线已经被打破。有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制造业生产力的改善预示着收益率的新时代。还有观点认为美国经济不再受经济衰退的影响,而其推论认为股市也不再会出现熊市。事实,上许多市场战略家依赖于增长的跳跃式发展。他们希望人们相信股市将在现有基础上按照11%的年速度持续发展下去。
不幸的是市场并不会遵循这种人为规则。没有任何证据能确保最近的历史将会在未来重演。仅仅因为美国股市在过去70年间达到了11%的增长率,不能断言未来的70年间股市依然会完全一致。股市过去的记录并不能让我们预见未来几年内股市的发展。仅仅依赖于一些可疑的数据,而不是关注公司及其经营业绩只会使投资者的目标受到损害。投资者们的投资策略变化过快,他们轻视技术分析,以及他们没有对所投资金进行必要的监控。这三项失误说明了为什么大多数投资者没有赢得足够的回报。
为了打下成功投资的基础,你首先必须抛开股市原有数据。将过去的回报与未来业绩相联系的做法并不正确,而且常常具有相当的风险。仅仅有了标准-普尔500家企业指数的11%的年增长率,并不意味着今后几十年中回报率仍然为11%。回报率也许跌至5%,也许上涨至20%。根据巴菲特的观点,今后几年中,在股市止跌转升之前,股市的回报率可能出现负数。好消息是一旦投资者学会拒绝华尔街所提供的数据信息,他在确立目标时就不会再受到任何制约。巴菲特告诉投资者们,他们也能够获得远远超过市场平均记录的回报率,无论这个平均记录是每年10%、2%还是20%。
我们在关于复利的一节中曾经提到过,时间的力量能够使超越市场的投资者扩大其优势。如果能够超出市场回报哪怕一星半点,在长期中你就将创造出令人惊讶的业绩。假定市场增长速度为10%,最初拥有1万美元并赢得12%回报率的投资者在20年后的回报将超出正常水平的43%;30年后这个投资者将多赚取72%的盈利。如果投资者能够获得超过12%的年回报率,那么他的财富将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假定年回报率为14%,投资者第30年的盈利水平将比正常水平多192%;如果年回报率为16%,第30年的盈利水平将超出391%。
复利方法也在相反的方向,上发挥着作用。落后于市场回报的惩罚与超出市场回报所得到的奖励一样显著。如果年回报率为8%,那么30年后的回报将落后标准-普尔500企业指数的73%,只要出现几个重大的错误就会使你的资金回报大大降低。例如业绩较差股票的持有时间过长会将你与自己长期目标的距离扩大几年。投资范围过广将使你难以创造超过11%的年回报率。相反,投资范围过窄要求你选择股票必须完全精确。哪怕一次惨痛的失误都会使你落后于市场
巴菲特在1988年的年度报告中写到:值得建立超越市场的目标,这是因为超越市场将在长期中带来巨大的回报。从1926年至1988年的60余年间,股市提供了平均10%的年增长率。“这就意味着只要所有收入重新用于投资,最初的1000美元将成长为40.5万美元。而20%的年回报率则带来9700万美元的收入。这一巨大差别或许会极大的激励我们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