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用技术分析的高人中,不得不提到杰西,里费默这个20世纪20年代纽约华尔街活生生的传奇人物。杰西1877年出生于美国,14岁就开始买卖股票证券,由于他在数字方面有极高的天赋和“指数”赌博活动上的特殊本领,从几百美元起家,不久变成百万富翁。更令人惊奇的是,他的人生四起四落,多次从一无所有,变成百万富翁,然后又从百万富翁变成身背债务的穷光蛋。在1929年的美国“股市大崩溃”中,他做空赚了一亿美元,他的投机生涯达到人生最光辉的顶点。然而到1931年底,他财产的半数不见了,1933年, 剩下的另一半也不见了。1940年11月,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穷困潦倒的里费默吞枪自尽,他留下的遗书写道:“我的一生是一场失败。 ”
里费默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投机人之一,他以个人的力量,曾经使整个华尔街战栗他的投机理念和操盘术,一直是全世界技术分析者追捧和模仿的最爱。他的《股票做手回忆录》和《股票大做手操盘术》两本书至今仍然是技术分析者推崇的经典之作。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交易天才和巨人的失败呢?是他对市场的认识不够深刻吗?是他的交易策略和技巧有问题吗?显然不是。如果里费默对市场认识肤浅,交易策略和分析技术有问题,他是不可能几度从一无所有到百万富翁的。笔者认为里费默的失败,不是对市场规律认识肤浅造成的,而是对自己的人性认识不深刻而造成的。
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有两个自我,一个是非理性的自我:它容纳着很不稳定的.本能性的被压抑的欲望,隐匿着各种规范所不容的、未开发的本能冲动。非理性的自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完全不懂什么是价值、善恶、道德,只知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另外一个是理性的自我:它是清醒、客观和理性的,对自己的欲望和行为有约束力。在证券市场的交易中,非理性的自我会表现出内心冲动不已,充满恐惧和矛盾:理性的自我则表现出清醒、客观而有节制,能遵守交易规则。在交易过程中,投资者理性的自我与非理性的自我经常产生搏斗。有时理性的自我占上风,那么投资者就能成功切实地履行自己的交易策略和交易原则;而当非理性的自我占上风时,投资者会表现出原始的、冲动的本能,不能执行交易规则,而导致重大损失。
笔者认为,里费默投机生涯悲惨的结局来源于他在交易过程中,非理性的自我战胜了理性的自我,非理性自我中的原始冲动和放纵导致他不能执行自已制定的不进行“重仓交易,逆势交易、频繁的短线交易、出现亏损时没有控制风险”等交易原则。
而在笔者自身的证券市场的交易实践中,也亲身体验到人性中的两个自我的搏斗,长期受到不及时止损、逆势交易、孤注-掷、急躁冲动等错误行为的困扰。但随着对市场和自我的认识以及心理的训练,笔者已逐步达到了在交易中遵守交易规则的境界。
达到“知道并能做到”的境界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人们8常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处于理性自我控制的常态。而非理性自我在很多情况下,在很多时候,往往会冲破理性自我的约束和禁铜,大摇大摆地走出来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例如在赌场中,刚进去的赌客开始会下小注,因为这时没有输赢,心态平和,但一旦输钱后,为了翻本,就会加大赌注,甚至把身家性命都赌上,赌客此时的行为就是非理性自我原始的本能完全控制了自己。在证券市场,这现象非常普遍。投机者在市场中的频繁交易,也许只是因为对自己而言,从心理深处就是要采取某种行动的本能而买进卖出。买卖可以给他带来刺激和愉悦的感受,这种出于本能冲动的交易,就是非理性自我的释放。因此,理论上看起来十分合理高明的交易原则,在市场参与者复杂的心理世界中,有时会变得脆弱无力。
人的非理性自我天生是和正确的交易原则相背的,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必须提防来自内心深处虎视眈眈的非理性自我的攻击。每一次因为犯错而受到市场惩罚时,理性的自我都会反复告诚自已要改正错误,但同样的错误却会不断重复,当惩罚的痛苦过去以后,人们往往又会回到老路上,投资者的内心会在痛苦、懊悔中备受煎熬。
本章的内容将会使得投资者认识到在交易过程中“知道而做不到”行为的心理学深层原因,第二节中的“唤醒理性的自我”和“接种情绪”的心理训练方法将有效帮助投资者加速跨越“知道而做不到”的阶段,实时唤醌理性的自我,不断用“理性之眼”来观照内省人原始本能的冲动,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