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价常常出现在某种交易过程中,在股票市场中,溢价是什么意思呢?所谓溢价,指所支付的实际金额超过证券或股票的名目价值或面值。而在基金上,则专指封闭型基金市场的买卖价高于基金单位净资产的价值。是某种交易之后的差价,我们通常说一支股票有溢价,是指在减掉各种手续费等费用之后还有钱。我们说一支股票有多少的溢价空间,是指离我们判断这支股票的目标价格和股票票面价格之间的价差。
什么是溢价发行?
发行股票的成本较为复杂,它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纯粹的发行费用,即股票发行人在发行过程中支出的相关费用,如股票印刷费用、承销费用、宣传费用、其他中介服务机构的费用等;
二是发行公司每年对投资者支付的股息。
因此,发行股票的成本与实际筹资额的比率等于股息除以扣除纯粹发费用后的发行价格,用数学公式表示为:发行股票成本比率=股息/(发行价格-发行费用)×100%由于发行费用相差不大,因此股票筹资的成本主要取决于发行价格和企业每年对投资者支付的股息。
在实践中,新股发行都以超过面值的价格溢价发行,在股利一定的情况下,这就大大降低了股票筹资的成本。从实际情况来看,股票筹资成本与银行贷款成本相比谁高谁低,取决于各个国家的金融环境、利率政策、证券市场发育程度以及公司股权结构等很多因素。
另一方面,从企业筹资的财务负担看,发行股票的成本也要低于银行贷款。因为接受银行贷款对企业而言是负债,体现的是债权债务关系,必须按期还本付息,所以成为公司较重的财务负担;而通过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是企业的资本金,它反映的是财产所有权关系,没有到期之日,一经购买便不得退股,企业不用偿还,因而财务负担较轻。
股票溢价是好是坏?
溢价发行是债券发行的一种价格选择。优点是它不仅让发行者获得按票面金额计算的资金,而且给发行者带来额外的溢价收入,甚至使发行收入大于到期按面值偿还的本金支出,增加了发行收入,为发行者提供了在不增加债券发行数量的条件下获取更多资金的途径。但是,它要求发行者信用较高,同时,溢价发行债券利率较高,发行者到期偿还时将支付较高的利息。
若投资者决定(或被逼)持有认股权证至到期日,实际上他已预期放弃所有的时间值,纯粹只以正股于认股权证到期前的升幅为目标。以此为原则下,溢价便相对地变得有意义。因溢价(认购证为例)的定义是:正股需要上升多少,投资者以当时价格买入认股权证并持至到期日方可持平。溢价愈低,回本愈容易,换句话说,在到期时赚钱的机会(正股价处打和点之上)便愈高。
在这情况下,以溢价买认股权证并不是基于认股权证的本身的高低,而是出于哪一只较容易回本(尽管那只认股权证可能是价格中最贵的一只)。严格来说,投资者并不是以买认股权证的心态去作决定,而只是将认股权证当作以较低价买入的正股般看待,其引伸波幅、实际杠杆比率等数据已没有用场,因为投资者已不是从正股短期的变化中获利,而只是着眼于正股在认股权证到期时能否处打和点上,这与一般投资认股权证的目标和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