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个星期,市场经历一场“股灾”,甚至比2015年更为惨烈。统计今年以来A股公司的市场表现,剔除2017年四季度后上市的新股,仅有386家公司同期跑赢了市场平均水平,占全部A股比重的11.42%。此前上证指数的大涨与多数股票无关。
“万绿丛中一点红”。
不只A股崩,全球市场都在崩盘。大洋彼岸的美股崩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已经连续了长达九年的牛市,从估值角度看,美股市盈率,仅次于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1929年大衰退之前,为历史第三高位。
跌了一轮又一轮的大A股,崩盘的原因是什么?很大一部分“责任”要归咎于“去杠杆”。
从2016年四季度开始,监管层多次强调,“金融去杠杆”和“脱虚向实”是未来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主基调。在接下来的2017年,去杠杆如火如荼,愈演愈烈。
去杠杆是正确的,怕就怕一味追求速度,使得去杠杆成为危机的导火索。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中国人做什么事都讲究追求速度,结果过犹不及。
金融部门去杠杆速度非常快,金融部门内部融资增速已经降到个位数,是过去1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也持续放缓。以地方债为例,2017年全国累计发行地方债4.36万亿元,较2016年下降三成。
去杠杆目的:一是防范金融系统风险,二是让资金回归实体经济。
为什么发生金融危机?松的时候太松,紧的时候太紧。金融危机往往发生在快速去杠杆的过程中。
回顾2015年牛市,投资者用尽手段,疯狂加杠杆,五倍、八倍、十倍杠杆随处可见,几乎所有人都怕错过这波造富良机。
监管者对股市根基的脆弱程度了然于胸:继续疯狂下去,肯定会爆发金融危机。于是,监管出手,一句话,降杠杆。查配资、查两融,把结构化信托及配资,基金子公司、证券公司的结构化资管产品、分级基金等其他创新融资业务产生的高杠杆降下来。监管者“拆雷”,引爆股灾。这就是2015年股灾的故事。
再回到现在的A股市场。当下银行类金融机构应收款项多以券商资管计划投资和信托投资为主,去杠杆的高压之下,之前相应业务激进的中小银行出现较大非标转标等回表压力。
银行加速清理委外业务,有些受托机构只能贱卖资产,而信托资金来源又受到抑制,在这种背景下,部分股票下跌接近平仓线,导致大幅抛售,股票闪崩频现。这和“股灾”原因如出一辙!
当前市场出现了一种声音,去杠杆也要进行压力测试,这跟我们去年11月份提出的观点非常类似。
《财经》社评认为,加强金融监管很有必要,但与此同时,也要有压力测试思维,应避免因监管力度阶段性过大引爆金融风险,使得市场主体无法主动有序去杠杆,导致金融市场大起大落,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冀望短时间内把杠杆降下来,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还会引发难以意料的风险。
言外之意就是,去杠杆引发的风险已经暴露,监管层是不是考虑“松”一下手了?
在截止2月3号的一周,监管层在崩盘后就已经进入了危机应对模式。
针对大股东股权质押,2月3日,监管层召开培训会,明确了股权质押的十大问题,其中就包括明确“新老划断”原则以及新规过渡期间的衔接安排、质押股触及平仓线不会被立即平仓,券商不会立即处置,而是会与客户积极沟通、券商平仓应遵循减持最新规定,通过竞价减持的,在3个月内不超过总股本的1%,大宗交易不超过总股本的2%等。
这种政策是不是有点眼熟?当年股灾的时候,中心思想就是一个:呵护市场,限制抛售。
全球市场风险开始蔓延,监管机构已经证明自己无法在股灾的时候掌控市场走势,所有的利好都变成了“老乡别走”。
投资者们,凡是涉及大股东大比例股权质押、信托集中持股以及估值过高、业绩一般的个股,都应当保持足够的警惕。
毕竟当前的市场中,只要踩到雷就是股灾级别!
也别过于害怕,我们坚定的认为,现在不可能有市场的整体崩盘。周一全球市场,大概率恢复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