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漫长的拉锯战,行政、市场、民营资本、公立私立医院轮番上阵,补供方和补需方争夺不断。现在,终于开拓一条新路,除了砸钱,还有其他:重归市场,资源整合,资源均衡分配。
历史上第一次,中国人有普遍医保,这是保障的支柱之一。
如果说,医改是一艘波涛里的大船,那么,在航行的过程中,船长、海员和主要乘客一直在讨论如何改造这艘大船。
有两个改造方案。
一、把船造大,让更多的人能够上船,简称补给供给方,相当于政府主导。
二、补贴乘客,让乘客花更少的钱,就能上船,简称补给需求方。
在过去15年的医改中,补需方取得的成就很大,全面医保迅速覆盖:
根据官方数据,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亿。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在2018年提高到490元,政策范围内门诊、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升至50%和70%。健康扶贫进一步深入,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80%以上。
以药养医被逐步取消。2017年9月,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加成。
医护人员的待遇在提高,全国公立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由2010年的28%提高到2017年的36%。
补供方和补需方,都是从补贴出发,但看病难、看病贵的本质,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大部分优质资源集中在大医院手中。
建立超级公立医院
超级公立医院的诞生,是一种平衡了政策、患者、医院的妥协方案。代表是将“华西模式”发扬光大的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当时新上任的院长阚全程,借助河南人口大省的病源优势,引进专家留住本地病人,提升本地团队医疗技术水平,吸引外地病人前来就诊,郑大附属一院迅速崛起。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超级公立医院现金流充足。
医院能够给医务人员加薪了,甚至传出过1000万聘用顶级人才的新闻。医院还能够大手笔配置高端影像复合手术室、手术机器人等顶尖设备,投建新院区将病床数量扩充近50%,硬件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而且,有了充足的病人,意味着充足的医学研究样本,巨大的诊疗量满足了医院的研究需求。
郑大附属一院用十年不到的时间,从省内的二流医院,一跃成为收入过百亿、床位上万张超级综合医院。
公立医院崛起,三级医疗体系失去组合功能
病人的集中,专家学者的集中,医疗设备和专业人员的集中,让一批公立医院迅速崛起。原本医改设计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失去了组合功能。
从1980到2000年,全国医院床位数从119万张增至217万张,上升一倍。以后13年里,又增加一倍,到458万张。
从2002到2013年,二、三级医院数量分别上升29%和82%,基层卫生机构数量却下降6%。
2013年,三级医院床位使用率达102.9%,二级医院为89.5%,一级医院为60.9%。
从2004年开始,监管层意识到要控制公立医院规模,但超级公立医院的趋势,已经蔓延到全国。
2009年,全国800张及以上床位的医院有588家,2011年达到857家,2013年猛增到1212家。此后增长有所放缓,2015年为1492家,2017年为1751家。
补供方和补需方两种政策的支持者终于发现,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最终医疗资源都会集中到超级医院手中。
高等级医疗机构快速扩张,不断虹吸基层医疗机构的优秀医务人员和患者,分级诊疗不能完全落实。大家治个感冒也去大医院,依靠政策调配医疗资源,推进医改,是不可能实现的。
医改,不是花钱就能解决,资源必须均衡。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十六字新方案。
医改,更人性化、更高效
另一种更加人性化、更加高效的医改模式已经开始试行。
2015年8月,深圳以罗湖区为试点,启动以行政区为单元的医疗机构集团化改革,医疗卫生服务从“以基层为重点”,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资源共享了,健康管理有层级了,不必每次都跑大医院。
改革以后,罗湖整合地区所属的5家医院和23家社康中心,组建医院集团,人员编制一体化、运行管理一体化、医疗服务一体化,集团内的医生实现自由流动。
在一个片区的医院联合体中,通过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把医院、医生、患者和政府组合在一起。
通常,以一家大型三级医院为核心,联合多家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签约,大家资源共享,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
通常到三级医院看病的患者中,有三分之二是常见病、一般性疾病或慢性病患者,医疗联合体一分层,能在医疗联合体中解决,大大缓解看病难的问题。你有个头疼脑热,就是在社区医院,也能看好。如果有什么问题,当地所有医院在联合体里面,可以会诊。
医院联合体早就有。
1983年,黑龙江省8家省市医院,就与35所厂矿职工医院正式组成医疗联合体。到1986年6月,全国有近千个联合体。有城乡联合,跨系统、跨地区联合,也有跨省市联合。有专科、专病联合,也有各科全面联合,有办分院、协作病房的形式,也有办协作医院、联合医疗中心的形式,有些甚至超出医疗范围,建立仪器设备维修或制剂联合体。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前院长石应康,也就是华西模式的创始人,或许在天堂会感到欣慰。
石院长去世前的最后几年里,尝试引入过风险投资,创立了一款互联网医疗产品,主打就是多点执业,分级诊疗。他可能早就意识到,光是做大做强的公立医院就像北京城的扩张,最终会越来越拥挤。
15年漫长的拉锯战,行政、市场、民营资本、公立私立医院轮番上阵,补供方和补需方争夺不断。
现在,终于开拓一条新路,除了砸钱,还有其他:重归市场,资源整合,资源均衡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