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私募基金爆发清盘潮,今年前三季度总私募基金共清盘了4000多只产品,创出了5年新高!
私募很惨,公募更惨!
今年以来总共有577只公募基金清盘,什么概念?在过去19年当中总共清盘的公募基金才246只。也就是说今年一年公募基金清盘的数量比过去19年的总和的两倍还要多。
可以说2008年、2015年股灾的时候都没这么惨过。
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公募基金还在不断的发行新的产品,根据Wind数据显示,就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新基金的发行数量竟然回暖了,成立数量创出了年内新高!
这是什么鬼?越挫越勇逆流而上吗?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切为了冠军 规模就是命门
对此,有人解读为利好事件频现,市场回暖,布局明年一季度行情,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现在是2018年12月4日,距离2018年结束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所以又到了基金公司年底排名冲刺的时间。这个排名对于基金公司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很多投资者买基金就是冲着名次去的。
而排名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基金规模,收益也都是为规模服务的,因为收益率好了,对于投资者来说吸引力就强了,那么规模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如果能够夺得年度冠军或者挤进前十,就可以趁机打造公司品牌,从而带动旗下的基金产品接下来的销售。比如圆信永丰基金此前一直默默无闻名不经传,但是2016年夺得偏股型基金的冠军之后,其基金规模一下子呈现出几何式增长,2016年年底整体规模还在80多亿,2017年直接飙涨至近200亿。
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有了好名次就可以得到世人追捧,拿钱拿到手软,比如王亚伟、任泽松等,一战成名,立马封神。
所以,每年年末,基金发行都会迎来一波小高潮。
冠军诅咒 消灭基金
12月3日,发生了一件大事,陈光明的睿远基金一期开始发售了!
在发售之前,一些渠道就表示要提前预定、否则认购不到,有些销售还表示一天就能卖完,预购从速。然而现实情况可真给陈光明长脸,仅仅招商银行一个渠道一个上午就卖了一百七八十户。某些券商一天就卖了十几个亿。本来计划周五卖完,结果周三就要提前结束了,火爆场面历史罕见。
之所以火爆的原因就在于陈光明本人,他原来是东方资管的董事长,在东方资管期间,所管理的东方红4号,成立9年时间,涨幅近800%,属于明星基金经理,这些明星基金经理经常被冠以“一哥”“一姐”之类的称呼。往往靠某一只产品就能一举成名,封神称王。
但是,老话说: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啊;就跟股民一样,谁还没买过一两个涨停板啊!问题的关键在于可持续性!
基金这个行业,将军很多,常胜将军并不多,往往都是基金发行前,看过往业绩都是一哥一姐男神女神的产品,但是发完产品之后,往往会出现产品净值大幅回撤、甚至出现亏损清盘。这种现象往往在基金市场上被称之为“冠军魔咒”。
背后的逻辑是:成神之时,往往都是重仓了某一个行业或者某一个主题,作为一个投资组合,其分散程度是比较低的,而A股市场上,风格切换比较快,一旦踩对点,就能立马成神。或者说某个基金公司为了打造明星基金经理,让公司旗下的其他基金给明星基金“抬轿子”。
一旦,后期规模一大,投资组合一分散,收益率自然就会下滑,某些公募“一哥”“一姐”转私募之后,没人抬轿子了,业绩也会一落千丈。
举几个例子,比如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在华夏执掌华夏大盘的那段时间,基金总回报高达1027.87%,也是当时唯一一个净值在10以上的基金。王亚伟所创造的业绩甚至比起美国投资大师彼得林奇也是毫不逊色。
然而就在王亚伟转战私募之后,业绩急剧下滑,今年其旗下的产品更是遭遇清盘,亏30%几乎已经成为常态。买了三聚环保,三聚环保下跌了近60%、买了经纬纺机,该股票下跌了50%以上,在新三板上买了九言科技、和君商学、随视传媒、清睿教育,但是这些股票要么是已经终止挂牌,要么是即将终止挂牌。
还有任泽松,2013年执掌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成为当年冠军,然而在2016年、2017年旗下的基金接连遭遇重创,相继踩雷乐视网、尔康制药、德奥通航等股票,成为“踩雷王”。
除了一哥之外,私募一姐王茹远2013年封神之后,2016年就被曝出私募产品亏损51.25%,这两年也没啥动静了,人都销声匿迹了。
所以往年的冠军,未必是今年的明星,如果你追涨明星基金就必须有心理准备承受日后杀跌之痛。
押注重仓股?不要成为牺牲品
每年年末基民看排名买基金,股民则寻思着追踪重仓股来干一笔。
股民的逻辑也简单,基金经理不是要拿第一争排名吗?你要争排名不得拉你的重仓股啊,那我就找你的重仓股来押注,做一把顺丰车。
逻辑看起来很顺,没啥毛病,比如2012年,景顺长城核心竞争力,这只基金想拿冠军宝座,所以这个基金旗下的几只重仓股在年底的时候纷纷出现异动,比如索菲亚在当年年底涨了40.53%、东方园林年底涨了25%以上。再比如说2014年的工银瑞信想拿冠军,其旗下的重仓股焦点科技、锦龙股份都在年底纷纷大涨。
但是这个不是绝对的,基金每年年底为了争夺排名,往往会进行相互砸盘,一旦被砸了,那么你也就会基金混战的牺牲品。
对于今年来说,更不一样。
虽然目前新成立的基金创出了年内新高,但是这些新成立的基金基本上都是以债券型基金为主,11月新成立的154只基金当中,有77个都是债券型基金,占比50%;规模超过10亿元以上的基金有18个,其中有16个都是债券型基金,占比更是高达88%。
而股票型基金,根据国金证券的数据,股票型基金的仓位相比上一周下降了1.87%,加仓的基金数量为79家,减仓的基金数量为147家;混合型基金的仓位下降2.87%减仓的基金数量高达1122家;规模前10的基金公司也都大幅进行减仓。
股市走熊、债市走牛,基金公司的选择跟往年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