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股市分析]房价即将反弹 全国的炒房客却哭了!
人才通胀来了?!大错特错!
341万人,看似数字不大,其实意义非凡!
怎么讲?
1994年,整个中国研究生报考人数仅为11.4万,2020年341万人报考,意味着研究生人数在26年里爆炸性增长了30倍。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堪称世界奇迹。可从1994年到2020年(2020年按照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推算),GDP一共增长了21倍左右。
通货膨胀,钱不值钱,人才通胀,人才是不是也要不值钱了?
非也非也!
考得多,绝非招得多。
尽管研究生报考人数增速比GDP增速高出50%以上,但从招生数量来看,基本和GDP增速达成一致。
据教育部数字,从录取人数看,1994年研究生录取人数为4.2万人,到了2020年录取人数变为85.5万,一共增长20.35倍,和经济增长倍数非常接近。
中国经济发展层级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高精尖人才得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20多倍的增幅其实并不高。
中国地大人多,看绝对量,很多数据都很优秀,研究生也不例外。
2017年,教育部曾经公布过一份数据,截止到2016年,全国有研究生培养单位793个、学科11328个。在学研究生人数198.11万,授予博士、硕士学位人数56.39万,分别比2012年增长15%和16%。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国。
研究生人数全球第二,人才红利时代,中国这优势大大滴。
另外,从日本的角度看问题,中国其实差得更远。
2019年8月份,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发表了一份名为《科学技术指标2019》的报告。
这个报告里显示,2016年,在主要国家中,每年每百万人口的硕士生招生人数,日本仅仅比中国高,远低于英国、美国等国家。
更高一个层次,博士生方面,报告同样表示:
在主要国家中,日本每百万人的博士生数量仅仅比中国高。
注:尽管博士人口占比中国高,但日本是唯一一个博士占比降低的国家!
仅仅比中国高,这表述真是……
史上罕见 极度反常!
人才通胀不存在,但这两年研究生考试确实有异常现象,而且史上罕见。
最罕见的情况当属:考研人数连续大幅度增长。
从人数看连着两年超过50万,从增长幅度看,2019年增长21.8%,2020年增长17.8%,连续20%左右的增长水平,在近25年考研史上凤毛麟角。
关于考研人数高增长,有种说法是经济增速回落导致的。
但其实,这一判断站不住脚。
叶檀财经在回溯过往数据之后发现,过去25年里,考研人数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非常匹配!
简单来说,经济好的时候,考研人数多,经济差的时候,考研人数少。
举个栗子,2008年金融危机,当年考研人数负增长6.8%,创有史以来考研人数负增长之最。
2009年,4万亿之下,经济有所复苏,考研人数也重新回到正增长,变为3.8%。
再举一个例,2014年,GDP从2013年的7.8%降低到7.3%,2015年则进一步回落至7%以内,增长幅度为6.9%。
GDP不断回落,考研人数也不断倒退。
2014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自2008年之后,再度负增长,负增长幅度为2.27%;2015年负增长进一步扩大,从2014年的-2.27%降低到-4.1%。
2018年、2019年,经济增速处于下滑趋势,按照过往的历史经验,考研人数也应该是下滑,而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不但没有细化,反而大幅度上行,这个异常现象,可谓史无前例。
新的结果,新的变化,考研和经济脱钩,原因何在?
薪酬问题?
并不是。
从学历角度看薪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薪酬差距其实一直都存在。
2014年麦可思的数据,一线城市,本科生的平均薪资在4364元,硕士生平均薪资为6503元,差距在两千元左右。
2018年还是麦可思的数据,各个维度看,硕士生和本科生的薪酬差距还是两千元左右。
今年考研人数最多(31.3万人),增长也最快的山东省公布的数据同样显示,硕士生和本科生的薪酬差维持在2000元的水平。
既然,差距一直在,显然研究生大幅度增长,薪酬并不是主因。
那到底什么是原因呢?
和时间节点相匹配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政策变化。
2017年1月份,教育部公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其中明确专业性硕士的招生比例要在2020年达到60%。
据统计,政策下发之后,2017年学术性硕士和专业性硕士的结构就发生大变,专业性硕士占比第一次超过50%。2018年专业性更进一步攀升到58%,即将达成2020年60%目标。